甲与乙约定,如乙生产的产品达到同家A级标准,甲则予以包销。该行为 ( )

题目
单选题
甲与乙约定,如乙生产的产品达到同家A级标准,甲则予以包销。该行为 ( )
A

是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

是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C

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D

既不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也不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选项属于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是()。

A.甲公同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7年至2007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

B.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7年至2007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同时,乙公司不得再允许其他公司、个人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

C.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双方相互使用对方的专利技术,同时双方均不得允许第三人实施自己的专利技术

D.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7年至2007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同时,乙公司不得再允许其他公司、个人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甲公司自己也不得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


参考答案:B, C

第2题:

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

假设家猪款项付清之前,家猪3咬伤丙,丙花去的医药费和误工费损失共计1000元,则该损失的承担者是()。
A.甲
B.乙
C.甲和乙
D.都不是

答案:B
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乙作为家猪3的饲养人应当承担责任,故本题选B。

第3题:

甲、乙双方签订借款合同一份,约定如下:甲借给乙10万元,乙交付甲一件黄金饰品作担保,2年后乙还钱,甲归还该饰品;如乙无力还钱,则该饰品归甲所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约定无效

B.此约定有效

C.此约定效力待定

D.此约定可撤销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各选项属于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是()

A.甲公同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5年至2000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
B.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自1995年至2000年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乙公司的专利产品,同时,乙公司不得再允许其他公司、个人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
C.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双方相互使用对方的专利技术,同时双方均不得允许第三人实施自己的专利技术

答案:B,C
解析:

第5题:

甲获得了一项产品发明专利。甲与乙签订《专利使用协议》,该协议约定,甲允许乙对该专利产品进一步开发并在产品中标注甲的专利号。该协议同时约定,“双方在开发的产品正式投产之前再行签订正式详尽的合同”。乙在开发过程中,试制了一批甲的专利产品,并进行研发,研发制得新的产品相对于甲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部件、增加了一些具有实质性区别的新的功能部件,相对于原专利产品实现了明显的技术效果改进。但乙未申请该新产品的专利。随后,乙在未与甲进一步签订正式详尽合同的情况下批量制造其研发的新产品并向市场销售该新产品,所销售新产品上标注有甲的专利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乙与甲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签订正式详尽的合同,所以乙在产品开发中制造、使用甲的专利产品的行为属于侵犯甲的专利权的行为
B.即便乙与甲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签订正式详尽的合同,乙在产品开发中制造、使用甲的专利产品的行为也不属于侵犯甲的专利权的行为
C.乙在所销售新产品上标注甲的专利号的行为构成假冒专利的行为
D.乙与甲签订的《专利使用协议》中明确约定“乙可以在产品中标注甲的专利号”,因此乙在所销售新产品上标注甲的专利号的行为不构成假冒专利的行为

答案:B,C
解析:
《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中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该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在该题中,乙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制造了一批该专利产品。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乙的行为是否得到甲的许可。甲与乙签订的《专利使用协议》应当理解为允许乙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制造、使用该专利产品。该《专利使用协议》约定了“双方在开发的产品正式投产之前再行签订正式详尽的合同”。该约定应被理解为对产品正式投产之后行为的约束,或理解为该《专利使用协议》的有效期截止于产品正式投产之时。“双方未在产品正式投产前进一步签订正式合同”的事实并不会导致之前签订的《专利使用协议》允许乙制造、使用该专利产品的约定失效。因此,即便乙与甲没有按照该协议约定签订正式详尽的合同,乙在产品开发中制造、使用甲的专利产品的行为也应当视为“专利权人甲许可的行为”,不属于侵犯甲的专利权的行为。选项A的说法错误,选项B的说法正确。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属于假冒专利的行为。乙所正式制造、销售的产品,与甲的产品相比在部分技术特征上作了修改,实现了明显不同的技术效果。因此,乙的产品与甲的产品既不相同,也不等同,未落入甲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乙公司的产品属于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在该产品上标注的甲的专利号属于他人的专利号,构成假冒专利行为。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综上,本题答案为:B、C。

第6题:

甲、乙(均为某村村民)订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约定:甲借给乙10万元,乙交付甲一件黄金饰品作担保,3年后乙归还本金,甲归还该饰品,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之间关于“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的约定无效

B.因甲、乙之间关于“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的约定无效,故担保合同无效

C.因甲、乙之间的担保合同无效,故其借款合同无效

D.担保合同的全部条款有效,故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


正确答案:A
依《物权法》规定,流质条款不具有效力。但流质条款无效的,不影响担保合同的效力。担保合同为从合同,担保合同的无效不能决定借款合同的效力。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

第7题:

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

假如家猪款项付清之前,乙将家猪5租与庚,租期3个月,租金300元,则该租金的所有者是()。
A.甲
B.乙
C.甲和乙
D.租金应退还庚

答案:A
解析:
《物权法》第116条第2款规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本题约定所有权归甲保留,因此A为正确答案。

第8题:

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甲和乙约定,若甲与其妻离婚,乙则将其财产的一半赠与甲

B.甲和乙约定,若甲交付的货物合乎法定及合同约定的条件,乙则给付约定的价款

C.甲和乙约定,若甲考上大学,乙则资助其上大学所需的一切费用

D.甲和乙约定,若当地再下雨,甲将其雨伞借给乙使用


正确答案:C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解析」A中的条件违背社会公德,该行为无效;B中的条件是法定条件,未对法律行为作出变更。D项中下雨具有必然性,不属于不确定的事实,实为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

第9题:

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甲和乙约定,如果乙考上重点大学,甲则资助其上大学期间的一切费用
B.甲和乙约定,若北京再下雨,甲将其雨伞送给乙
C.甲和乙约定,若乙打丙一顿,甲则将其财产的一半赠与乙
D.甲和乙约定,若乙交付的货物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条件,甲则给付约定的价款

答案:A
解析:
B项中北京下雨是一个必定会发生的事实,不具有条件的“不确定性”特征,不是附条件而是附期限。C项中约定的条件违背社会公德,该行为无效。D项中的条件属于法定的条件,不符合“条件必须是当事人设定”的要求,不能对法律行为产生影响。

第10题:

企业利用现有设备可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差额为6000元/月,预计销售收入差额为5900元/月,则该企业应生产()产品。

  • A、甲
  • B、乙
  • C、甲、乙均行
  • D、甲、乙均不行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