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排便时出血,色晦暗,与大便相混,伴肛门重坠,消瘦3个月。应首选考虑()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56岁,排便时出血,色晦暗,与大便相混,伴肛门重坠,消瘦3个月。应首选考虑()
A

直肠癌

B

结肠炎

C

脱肛

D

痔疮

E

肛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28岁。2天前与朋友聚餐后出现腹痛,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大便中夹有脓血,此为( )

A、肛门气坠

B、肛门灼热

C、里急后重

D、溏结不调

E、排便不爽


参考答案:C

第2题:

大便出血,同时伴有黏液,其色晦暗,肛门坠胀,多为( )

A、息肉痔

B、内痔

C、混合痔

D、肛裂

E、锁肛痔


参考答案:E

第3题:

病例摘要:张某,男,38岁。患者近半年来反复出现排便时出血,血液与大便不相混,无明显疼痛。3天前饮酒后出血加重,血色鲜红,量较多,肛门内有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感,重坠不适。口干渴,小便黄。纳可,眠可。苔黄腻,脉濡数。肛门镜检查:齿线上黏膜呈半球状隆起,色鲜红。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直肠脱垂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排便时出血间断发作半年,加重3天。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排便出血,无明显疼痛,且肛门镜示"齿线上黏膜呈半球状隆起",故诊断为内痔。湿热下迫大肠,迫血妄行,则大便下血;湿热蕴结,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则痔核肿物脱出;湿性重浊,则肿胀疼痛;口干渴、小便黄、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象。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痔与直肠脱垂的鉴别:直肠脱垂为直肠黏膜或直肠环状脱出,有螺旋状皱褶,表面光滑,无静脉曲张,一般无出血。脱出后有黏液分泌。而痔是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以青壮年占大多数。根据发病部位不同,痔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内痔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下注证中医治法:清热利湿,止血方剂:脏连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4题:

患者女性,40岁,肛门坠胀疼痛两个月,症状时轻时重,大便下,排便前有粘液自肛门流出,无便血。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直肠息肉

B、肛裂

C、肛瘘

D、内痔

E、肛窦炎


参考答案:E

第5题:

排便感异常包括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大便失禁、肛门气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患者,男,56岁,排便时出血,色晦暗,与大便相混,伴肛门重坠,消瘦3个月。应首选考虑

A、直肠癌

B、结肠炎

C、脱肛

D、痔疮

E、肛裂


参考答案:A

第7题:

大便出血,血与黏液相混,血色暗晦,肛门坠胀,多为( )

A、息肉痔

B、内痔

C、混合痔

D、肛裂

E、锁肛痔


参考答案:E

第8题:

一中年男性,大便出血,血与黏液相混,血色晦暗,肛门坠胀。多诊断为( )

A.息肉痔

B.混合痔

C.肛裂

D.锁肛痔

E.肛瘘


正确答案:D
混合痔、肛裂、肛瘘均出现疼痛,息肉痔没有黏液便。

第9题:

患者男性,28岁,肛门坠胀疼痛2个月,症状时轻时重,大便于,排便前有粘液自肛门流出,无便血。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内痔

B.肛裂

C.肛瘘

D.肛窦炎

E.直肠息肉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便血与黏液相混,色晦暗,肛门有重坠感的是( )。

A.肛裂

B.内痔

C.直肠癌

D.直肠息肉

E.肛瘘


参考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