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情用、性情一也

题目
名词解释题
性本情用、性情一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性情一也。……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人本来有情感欲望,未发作时,存于心内即是性,表现于行动就是情。就人的自然本性来说,无所谓善恶,人的善恶是从情来的,是后天习染而成。情发当于理就是仁和义,不当于理,就是不仁不义。上智只是习于善,下愚只是习于恶,中人是说“一习于善,一习于恶”。上智与下愚只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不同,上智与下愚,是就人的认识能力来说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理解王安石的“性本情用”论?


正确答案: 王安石的性本情用论:首先,未发之心为性,已发之心为情,“性情一也”。情作为性之发表,倘若“忘欲”“废情”,性本身便无法表现,结果只有无情的草木石块才能为善。
其次是善恶取决于社会评价。如果仅就性而言,还与善恶无关,善恶是人们对发于外之喜怒哀乐是否符合社会价值体系的评价,外在于人的仁义道德规范才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即善恶形成于社会,而非先天。同时,社会的道德评价只有针对具体的情感活动才有意义
第三是善恶由习造成。王安石同样将孔子的“性相近”与“习相远”结合起来,但他的重点在“习”。王安石不但强调了善恶行为的后天性,而且突出了善恶判断的可变性,对人的评价不是看一时而是看一世。王安石以明确的本(体)用有别而又一致的观点来规定性情,在中国人性论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第2题:

()被孟子认为是性与情的关系应完整表述。

  • A、性情性
  • B、性情
  • C、情性
  • D、情性情

正确答案:D

第3题:

本讲认为参与式规划的优势之一在于()。

A、充分结合地情

B、建设效率高

C、集中决策

D、可行性强


答案:C

第4题:

以下对心理咨询技术的共情描述正确的是()

  • A、共情也叫共感
  • B、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 C、共情是只听不说
  • D、共情是所有心理咨询的基础
  • E、共情可以说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正确答案:A,B,D,E

第5题:

患者女,35岁。素来性情急躁。现症眩晕耳鸣,头胀痛,随情志波动,面色潮红,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细。本病辨证为眩晕,证属()。

  • A、肝肾阴虚
  • B、痰热上扰
  • C、肝火上炎
  • D、瘀血阻络
  • E、肝阳上亢

正确答案:E

第6题:

下列训诂材料用声训方法的有()

  • A、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 B、序者,射也
  • C、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
  • D、庠,羊也
  • E、冢,肿也,象山顶之高肿起也

正确答案:B,C,D,E

第7题:

孟子认为性与情的关系应完整表述为()。

  • A、情性
  • B、性情
  • C、性情性
  • D、情性情

正确答案:D

第8题:

()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

第9题:

情志是指()七种情志状态,也叫七情。


正确答案:喜、怒、忧、思、悲、恐、惊

第10题:

谚语“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为()

  • 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
  • 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
  • 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
  • D、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