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


正确答案: 柏拉图的理念论将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截然对立起来,难以解决理念的认识问题。于是柏拉图对自己的理念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按理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自然事物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柏拉图却犹疑不决。这样一来,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有理念存在的理论前提。
第二,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或是整体分有或是部分分有。如果一个理念整个地被许多同名事物分有,那将导致理念同其自身的分裂。如果事物分有理念的一部分,那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
第三,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所谓万物摹仿理念,无非是说它们被造得类似理念。但是如果个别事物类似理念,理念也就类似个别事物。如此类推,就会总是有新的理念产生而永无止境。
第四,关于理念、神和我们的关系问题。如果分有说和摹仿说都不成立,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的联系就会割断,就会推出两个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首先,理念是不为我们所认知的。其次,神不是我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
柏拉图认为,尽管理念论存在着种种矛盾,但是如果因此而放弃理念论,就会彻底毁灭知识。于是,他把思考的重心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转向了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

第2题:

简述柏拉图的“善的理念”。


正确答案: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源,在理念世界中,最低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上一级是数学或科学方面的理念,再上一级是艺术和道德方面的理念,最高级的理念是“善”。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和源泉,它是“超乎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严更有威力的东西”,它好比是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我们才能洞见一切,它当然也是道德的起源和基础。它代表了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

第3题:

柏拉图提出了()的心理学思想。

A.理念论

B.原子论

C.认知论

D.生机论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主要是()。

  • A、概念论
  • B、理念论
  • C、实体论

正确答案:B

第5题:

简要叙述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及意义。


正确答案: 1.理念作为事物的形式、实体或共相只能存在于具体事务之中,而不能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
2、人们用来论证理念存在的方法都站不住脚,它们或者是缺乏必要性的推论,或者是推出了一些没有之对应的东西或理念;
3、“分有”只能是对“实体”的分有,因为只有“实体”才具有形式或理念,而柏拉图却让那些非实体性的东西也具有理念,如此,“分有”就成为一句空话,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诗意的比喻”而已;
4、从现实的角度看,力量对于感性事物没有任何意义,它既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也不能帮人们更好的认识事物。
意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体现的是二者不同的哲学基础与终极实在的差别,这些批判更是亚里士多德站在自己的哲学观上对理念论的一种的深入研究与阐发,建立了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

第6题:

柏拉图的哲学被称为()?

  • A、摹仿说
  • B、理念论
  • C、洞穴理论
  • D、新柏拉图主义

正确答案:B

第7题:

简述柏拉图“理念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正确答案: “理念”的基本含义是:是事物的共相;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的特征有9个:一是本源性;二是超感性;三是不变性和永恒性;四是绝对性;五是客观性;六是真实性;七是完善性和目的性;八是单一性和多数性;九是等级性。

第8题:

简述柏拉图论国家的理念


参考答案: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理念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 他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 是复杂的现象界的稳定标准和范式;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和把握;所谓国家理念就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而所谓最完美、最理想的国家就是实现了正义原则,体现了志高的“善”的国家;他的中国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 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又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整体主义思想传统的源头。

第9题: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正确答案: 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四因说是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由其目的的。
如果允许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赋予现代含义的话,那么不难看出:“质料”相当于组成;“形式”相当于“结构”;“动力”相当于相互作用;“目的”相当于功能。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系统的存在及描述都离不开组成、结构、相互作用和功能这四个要素。从这个含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确实是一种最原始的、最朴素的系统哲学。

第10题:

柏拉图的“摹仿说”是以()论为基础的。

  • A、概念论
  • B、思想论
  • C、逻辑论
  • D、理念论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