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产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

题目
单选题
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产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
A

初级产品出口

B

进口替代

C

出口导向

D

出口替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下列哪项措施是成员方可以实施的与国民待遇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相符合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

A.限制企业购买或使用进口产品的数量

B.将企业进口产品的数量与该企业出口当地产品的数量或价值相联系

C.为了平衡外汇收支发展中国家对国民待遇和一般数量限制原则的暂时背离

D.规定企业出口销售产品时当地生产的数量或价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成员国可以采取的投资措施。
根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所有例外都可以视其具体情况适用于该协议。发展中国家成员可以暂时背离国民待遇和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但这种自由地背离应符合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8条的规定,即主要是为了平衡外汇收支和扶持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等目的。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A、B、D三项都属于成员方不得采取的限制措施

第2题:

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模式是指用进口产品替代本国产品的贸易模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进口替代战略是()。

A:用本国产品来代替进口产品

B:用进口产品来代替本国产品

C:用出口产品来代替本国产

D:用进口产品来代替出口产品


答案:A

第5题:

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内向型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本地区)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外国经济依附性的目的。()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下列有关保障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有哪些?

A.国内产业受到损害的原因必须是由于进口产品数量增加而引起的,进口产品数量的增加是指进口产品数量的绝对增加或者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

B.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形式,而临时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提供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

C.保障措施应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并区分产品的来源国

D.保障措施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最长不得超过8年


正确答案:BCD
[考点]保障措施
[答案及解析]BCD。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国内产业受到损害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采取保障措施的三个基本条件。进口数量增加是指进口数量的绝对增加或者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故A项正确。《保障措施条例》第19条规定,临时保障措施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这一点与反倾销措施不同,临时反倾销措施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提供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故B项错误。根据《保障措施条例》第22条的规定,保障措施不得具有歧视性,故C项错误。D项关于保障措施的期限不正确,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最长不得超过l0年,而D项表述为8年,所以错误。

第7题:

gatt1994国民待遇原则是指进口国()。

A.给予外国产品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产品应有的待遇

B.给予外国国民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国民

C.给予外国产品和国民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产品和国民

D.给予某外国产品的待遇不得低于其它进口产品享受的待遇


参考答案:A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是()。

A、初级产品出口

B、进口替代

C、出口导向

D、工业品出口


参考答案:D

第9题: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进口产品来替代本国产品。()


答案:错误

第10题:

下列有关保障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产业受到损害的原因必须是由于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引起的,进口产品数量的增加是指进口产品数量的绝对增加或者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
B、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形式,而临时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提供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
C、保障措施应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并区分产品的来源国
D、保障措施实施期限超过1年的,应当在实施期间内按固定时间间隔逐步放宽。保障措施实施期限超过4年的,商务部应当在实施期间内对该项措施进行中期复审。对同一进口产品再次采取保障措施的,与前次采取保障措施的时间间隔应当不短于前次采取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并且至少为2年

答案:A
解析:
依据《保障措施条例》第2、11条规定,国内产业受到的损害的原因必须是由于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引起的。根据《保障措施条例》第7条,进口产品数量的增加是指进口产品数量的绝对增加或者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所以A项正确。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形式是正确的;但是,《保障措施条例》规定,“临时保障措施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这一点与反倾销不同,临时反倾销措施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提供保证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所以B项错误。第22条规定,保障措施不得具有歧视性,“应当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不区分产品来源国(地区)”。所以C项错误。第28条第1款规定,“保障措施实施期限超过3年的,商务部应当在实施期间内对该项措施进行中期复审”。根据保障措施的一般实施期限也可以将D项排除,因为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因而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超过4年才中期复审,所以D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