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一公司向B国一公司出口泰国香米,并签订了FOB合同。A国公司在装船前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结果是货物符合合同的质量

题目
问答题
A国一公司向B国一公司出口泰国香米,并签订了FOB合同。A国公司在装船前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结果是货物符合合同的质量要求。A国公司在装船后及时向B国公司发出装船通知,但在海上航行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质量降低。货物到达目的港后,B国公司要求A国公司赔偿差价损失。A国公司是否应该对上述损失负责?如果本合同以CIF术语或CFR术语成交,大米被海水浸泡的风险损失又分别由谁承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成公司与德尔公司签订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大成公司拟将该批货物转运。大成公司收到德尔公司交货的通知。在决定是否接受该货物前,大成公司需要验货。依1980年《联合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无论该货物是否转运,大成公司都应在约定的目的港检验货物

B.大成公司应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安排他人检验货物

C.在收到货物后的两年内,大成公司随时有权检验该货物

D.德尔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货物将要转运的,货物的检验有可能推迟到该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检验


正确答案:D
依1980年《联合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8条的规定:(1)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2)如果合同涉及货物的运输,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行。(3)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加以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D正确。依第39条:(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2)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因此,c也不符此情形。

第2题:

该批电脑的质量保证期间到2018年1月,下列关于货物的检验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乙公司应当及时对货物进行检验

B.若合同约定了检验期间,如货物有质量问题,乙公司应当在收到货物2年内向甲公司主张

C.若合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如货物有质量问题,乙公司应当在知道质量问题之日起2年内向甲公司主张

D.合同约定检验期间的,乙公司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就质量问题通知甲公司

E.若合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乙公司在2018年之前发现电脑有质量问题,都可以向甲公司主张质量问题


正确答案:ADE
解析:本题考核买受人对标的物的检验义务。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合同法》第158条,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2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2年的规定。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间的限制。

第3题:

泰国某公司向德国某公司出口泰国香米,签订了FOB合同。泰国公司在货物装船前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结果是货物符合合同要求。泰国公司在装船后及时向德国公司发出装船通知,但在海上航行途中由于风浪过大,大米被水浸泡,质量降低。此损失应由()承担。

A、德国公司

B、泰国公司

C、两公司各承担一半损失

D、泰国公司承担主要责任


参考答案:A

第4题:

前进公司与德尔公司签订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前进公司拟将该批货物转运。前进公司收到德尔公司交货的通知。在决定是否接受该货物前,前进公司需要验货。依1980年《联合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无论该货物是否转运,前进公司都应在约定的目的港检验货物

B.前进公司应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安排他人检验货物

C.如果前进公司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即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

D.德尔公司在订立合同时知道货物将要转运的,货物的检验有可能推迟到该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检验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____《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____检验。依1980年《联合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8条的规定:(1)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2)如果合同涉及货物的运输,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目的地后进行。(3)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加以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 D正确。依第39条:(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2)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 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C正确。

第5题:

该批电脑的质量保证期间到2018年1月,下列关于货物的检验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乙公司应当及时对货物进行检验

B.若合同约定了检验期问,如货物有质量问题,乙公司应当在收到货物2年内向甲公 司主张

C.若合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如货物有质量问题,乙公司应当在知道质量问题之日起2 年内向甲公司主张

D.合同约定检验期间的,乙公司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就质量问题通知甲公司

E.若合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乙公司在2018年之前发现电脑有质量问题,都可以向甲 公司主张质量问题


正确答案:ADE
【解析】本题考核买受人对标的物的检验义务。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 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
《合同法》第158条,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 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 质量符合约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 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问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 起2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物有质量保 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2年的规定。
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 间的限制。

第6题:

我国黑龙江某外贸公司 2004年以FOB条件签订了一批皮衣买卖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的品质良好且符合合同的规定。 货到目的港后卖方提货检验时发现部分皮衣有发霉现象,经调查确认原因是由于包装不良导致货物受潮引致, 据此买方向卖方提出索赔要求。 但是卖方认为货物在装船前品质是合格的,发霉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因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对此争议应作何处理?


参考答案:尽管发霉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但是产生发霉的原因,即包装不良原因则是在装船前已经存在了,因此是卖方在履约过程中的过失。按照有关FOB的风险转移规定,卖方有理由提出索赔要求,卖方的拒绝是没有道理的。

第7题:

泰国a公司向法国b公司出口一批泰国香米,双方签订clf合同。在约定的装船日期,a公司将符合合同要求的香米装船并及时投保,但在海上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漫泡,质量降低。应承担这批货物损失的是()。

A.A公司

B.承运人

C.保险公司

D.B公司


参考答案:D

第8题:

A国一公司向B国一公司出口泰国香米,并签订了FOB合同。A国公司在装船前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结果是货物符合合同的质量要求。A国公司在装船后及时向B国公司发出装船通知,但在海上航行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质量降低。货物到达目的港后,B国公司要求A国公司赔偿差价损失。

问:A国公司是否应该对上述损失负责?

如果本合同以CIF术语或CFR术语成交,大米被海水浸泡的风险损失又分别由谁承担?


参考答案:

卖方不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该风险应该由买方承担。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FOB术语中,卖方只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除非卖方在交货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如以CIF或CFR术语成交,卖方也同样不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CIF或CFR术语中,卖方也只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也由买方承担,除非卖方在交货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


第9题:

成都新华服装公司与美国ABC公司签订合同生产出口纯棉衬衣(检验检疫类别为M/N),所用的棉布(检验检疫类别为M/N)等主料由ABC公司提供,新华服装公司按照ABC公司要求进行加工,仅收取加工费。原料从珠海口岸报关入境。成品分两批出运,第一批货物货值10000美元,拟海运出境;第二批货物货值1000美元,拟从成都直接空运出境。第一批货物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最终判定不合格。
如果进口原料不符合合同要求,该公司应向成都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出具证书,向ABC公司索赔。()


答案:对
解析:

第10题:

我出口公司A向新加坡公司B以CIF新加坡条件出口一批土特产品,B公司又将该批货物转卖给马来西亚公司C。货到新加坡后,B公司发现货物的质量有问题,但B公司仍将原货转销至马来西亚。其后,B公司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内凭马来西亚商检机构签发的检验证书,向A公司提出退货要求。A公司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A公司应拒绝B公司的退货要求。理由如下: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若买方拒收货物,需要对货物维持原状,而本案例中B作为中间商把货物转卖给马来西亚C公司,已经采取了对A公司对本批货物所有权相抵触的行动,相当于已经接受货物。虽然B公司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内有马来西亚商检机构出具的商检证书,但只会在B公司和C公司之间产生效力,对A公司是无效的,A公司应拒绝B公司的退货要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