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脏触诊方法及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心脏触诊方法及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脏的视诊的内容及方法。


参考答案:1.视诊内容心前区外形(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2.视诊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图2-1-21)。

第2题:

心脏触诊检查(须口述检查内容和结果)(6分)


参考答案:(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查前面或右侧(如图)。(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4.5分)心尖搏动:考生先用右手全手掌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0.5分),然后示指、中指指腹并拢触诊(1分)(如图2-3-55、2-3-56)。震颤:用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在各瓣膜区(1.5分)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0.5分)触诊。(如图2-3-57、2-3-58)。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小鱼际或并拢四指的掌面触诊。嘱被检者屏气,检查心包摩擦感有无变化(1分)(如图2-3-59)。(三)口述检查内容和结果(1分)心尖搏动的具体位置(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有无增强或减弱,心前区有无触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1.提问(2分):请说出坐位时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和范围。答:坐位时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1分),搏动范围直径约2.0~2.5cm(1分),体型瘦长或肥胖者可下移或上移一个肋间。2.提问:请说出心前区触及震颤的常见临床意义。答:心前区触及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1分),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1分)。

第3题:

心脏触诊方法及内容。


参考答案:1.触诊方法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2.触诊内容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1)震颤触诊: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2)心包摩擦感触诊: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屏住呼吸。

第4题:

简述触诊肝脏时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大小
用右锁骨中线肋弓下××cm,剑突下××cm记录法。
2.质地
分三级:质软、质韧、质硬。正常肝脏柔软,如触嘴唇。急性肝炎和脂肪肝时肝质地稍韧;慢性肝炎和肝瘀血时如触鼻尖;肝硬化质硬;肝癌时最坚硬,如触前额。
3.边缘和表面状态边缘的厚薄,是否整齐,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
4.有无压痛及叩击痛。
5.有无搏动。
6.肝区摩擦感。
7.肝震颤。

第5题:

心脏触诊(内容、方法、顺序)(18分)


参考答案:(1)触诊手法正确(3分);被检查者卧位,检查者在其右侧,先用右手掌自心尖部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触诊顺序正确(3分);从心尖部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3)在心尖搏动区触诊(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并能表达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所在体表位置(6分);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②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内、外。(3分)(4)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4分);①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2分)。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1分)。)(5)提问(5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考虑什么情况?(1分)答:右心室增大②心尖搏动触不到,有什么可能?(1分)答:胸壁过厚。③如何辨别收缩期震颤和舒张期震颤?(1分)答:可通过心尖搏动触及胸壁的时间确认为收缩期的开始。④心前区触到舒张期震颤即肯定有器质性心脏病,对不对?(1分)答:对。⑤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哪些情况?答: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大于直径2cm,尤其是左室肥大,心尖搏动明显增强。

第6题:

请演示腹部触诊的检查方法。(浅部触诊,口述触诊内容)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0.5分)被检者仰卧位,双腿屈曲(0.25分),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0.25分)。(2)触诊手法正确(2分)考生前臂应与被检者的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被检查腹壁上,让被检者适应片刻(0.5分),考生此时可感受被检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0.5分)。触诊时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0.5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0.5分)。(3)触诊顺序正确(1分)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病痛部位。(4)触诊内容(0.5分)腹壁的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肿块等。

第7题:

心脏触诊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心尖冲动 震颤 心包摩擦感

第8题:

请演示心脏触诊的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1.心脏触诊的主要内容是检查心脏的搏动、震颤或心包摩擦感。2.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右手小鱼际或指尖,以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强度、有无抬举感。3.震颤及心包摩擦感的触诊多数用小鱼际,但压迫胸壁的力量不宜过大。

第9题:

简述膀胱触诊方法


正确答案: 1.检查者站位和被检者体位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
2.检查手法膀胱触诊一般采用单手触诊法。患者仰卧位屈膝,检查者以右手自脐部开始向耻骨方向触诊。膀胱充盈增大时,触诊有囊性感,不能用手推动,按压时憋胀有尿意,排尿或导尿后缩小或消失。解析:触诊膀胱时注意与妊娠子宫、卵巢囊肿及直肠肿物相鉴别。膀胱增大多由积尿所致,呈扁圆形或圆形,触诊时有囊性感,不能用手推动,按压时憋胀有尿意,排尿或导尿后消失,借此可与妊娠子宫、卵巢囊肿及直肠肿物相鉴别。

第10题:

请演示肝脏触诊的检查方法。(单、双手触诊,须口述触诊内容)


正确答案:(1)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分)被检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
(2)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7分)①单手触诊(3分)考生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1分)。随被检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1分)。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0.5分)。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的腹壁垂直沿线上分别触诊(0.5分)。②双手触诊(3分)考生右手手法同单手触诊(1分),左手托住被检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1分),右手触诊同单手触诊法(1分)。
(3)触诊内容(1分)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有无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等(每回答出1项得0.25分,总分不超过1分)。
问题与解答
1.肝脏触诊内容有哪些?答:触及肝脏时注意肝脏的大小、质地、边缘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
2.触诊时发现肝肿大或缩小分别常见于哪些疾病?答:肝弥漫性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白血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局限性肝肿大常可触到局部膨隆,见于肝脓肿、肝肿瘤及肝囊肿等。肝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门脉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3.体检时正常成人的肝脏是否可触及?如何鉴别肝肿大和肝下垂?答:体检时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单腹壁松软或体型较瘦者,于深吸气时可于肋弓下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3cm之内肝下缘。在腹上角较锐的瘦高体型者剑突根部下可达5cm。肝肿大与肝下垂的区别在于肝上下径是否超过正常值(9~11cm)。
4.触及肝脏时应注意哪些内容?答:大小、质地、边缘、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及肝颈静脉回流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