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 。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 。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

题目
问答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 。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 。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 。院外未曾系统治疗 。查体:T36 .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 。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 。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 36.5℃,P 75次/分,R 21次/分,BP 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参考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腹股沟斜疝(右侧)。(2)诊断依据①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②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可坠入阴囊,平卧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③透光实验(一)。2.鉴别诊断(5分)①腹股沟直疝。②鞘膜积液。③腹股沟肿大淋巴结。3.进一步检查(4分)B超或CT。4.治疗原则(3分)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第2题:

男性,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右侧股疝

B、右侧腹股沟直疝

C、右腹股沟斜疝

D、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E、交通性鞘膜积液


参考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2016年护士执业考试《专业实务》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版)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

E.急性阑尾炎


答案:D

解析:由于会发生腹膜炎,所以是缩窄性的。


第4题:

男性,42岁。主诉: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8年。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咳嗽、劳累。
(2)肿块大小的变化,有无疼痛及压痛,随体位变化,腹压增加时是否有变化。
(3)能否降入阴囊,肿块膨出后可否还纳。
(4)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是否伴有排尿困难。
(5)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和体重变化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便秘、长期吸烟、长期咳嗽、肝硬化腹水疾病史,个人职业。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腹股沟斜疝

第5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腹股沟斜疝(右侧)。(2)诊断依据①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②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可坠入阴囊,平卧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③透光实验(-)。2.鉴别诊断(5分)①腹股沟直疝。②鞘膜积液。③腹股沟肿大淋巴结。3.进一步检查(4分)B超或CT。4.治疗原则(3分)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第6题:

患者男,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应诊断为

A、右侧股疝

B、右侧腹股沟直疝

C、右腹股沟斜疝

D、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E、交通性鞘膜积液


参考答案:B

第7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急性阑尾炎


参考答案:D

第8题:

简要病史男性,42岁。主诉: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8年。


参考答案:问诊内容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咳嗽、劳累。(2)肿块大小的变化,有无疼痛及压痛,随体位变化,腹压增加时是否有变化。(3)能否降入阴囊,肿块膨出后可否还纳。(4)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是否伴有排尿困难。(5)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和体重变化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便秘、长期吸烟、长期咳嗽、肝硬化腹水疾病史,个人职业。问诊技巧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腹股沟斜疝

第9题:

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

A脐周

B中上腹部

C下腹部

D右下腹部

E左下腹部


B

第10题:

男性,3岁,右腹股沟部可复性包块1年余。此次因哭闹包块不能还纳伴呕吐6小时就诊。查体:右侧阴囊内肿块,肿块呈蒂状延至腹股沟部,有触痛,不能回纳。此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 A、腹股沟直疝
  • B、腹股沟斜疝嵌顿
  • C、股疝
  • D、滑动性疝
  • E、右侧睾丸扭转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