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尸温、尸斑、尸僵等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有意义()。

题目
单选题
根据尸温、尸斑、尸僵等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有意义()。
A

尸体腐败发生以前

B

腐败发生以后周

C

腐败发生以后数月

D

尸体低温保存

E

尸体冰冻保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右锁骨下动脉()
A

起于主动脉弓

B

起于头臂干

C

于前斜角肌前方走行

D

发出甲状腺上动脉

E

该动脉的止血点是锁骨中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定崩四物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风湿袭于冲任,不能去瘀生新,以致崩漏如豆汁,腹胁阵痛,脉浮涩微数。
解析: 定崩四物汤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组成】生地15克(炒松)白芷4.5克(炒黑)白芍4.5克(醋炒)川芎3克当归9克(醋炒)蒲黄9克(炒炭)阿胶9克(血余炭炒)小蓟根9克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功用】去瘀生新,止血定崩。
【主治】产后风湿袭于冲任,不能去瘀生新,以致崩漏如豆汁,腹胁阵痛,脉浮涩微数。

第3题:

问答题
大黄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天行,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解析: 大黄汤1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引《张文仲方》。
【组成】大黄6克黄连6克(去毛)黄柏6克栀子6克(擘)
【用法】上四味,切。用水800毫升,煮六七沸,纳豉12克,葱白7茎,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主治】天行,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禁忌】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第4题:

单选题
氧疗副作用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发生于()
A

新生儿

B

肺心病患者

C

Ⅱ型呼衰患者

D

老年患者

E

呼吸道阻塞患者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一般不包括()
A

发热

B

肝肿大

C

肝区疼痛

D

黄疸

E

肝区叩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填空题
人类端粒酶有三个主要组分,即()、()和()。

正确答案: hTR,hTERT,TP1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主要用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的内容,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第一,八纲辨证是对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趋势等方面的总概括,而六经辨证则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是对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种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具体分析。
第二,八纲辨证的内容贯穿于六经辨证之中,六经辨证的内容包容于八纲辨证之下。如六经中太阳病,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从八纲辨证来分析,自然属于表证。但仅据表证,还不能够指导治疗,必须结合其有汗无汗、脉紧脉缓来进一步辨别,有汗者为表虚,无汗者为表实。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选用解肌祛风或辛温发汗的方法。
第三,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相辅相成的,有互补之妙,而无对峙之处。 总之,完善于明清之际的八纲辨证,虽说来源于《内经》,却是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得到启发而加以系统化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重要的传染源的一项是
A

动物储存宿主 

B

隐性感染者 

C

潜伏期感染者 

D

病毒携带者

E

患者


正确答案: E
解析: 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潜伏期通常是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过程,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而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第9题:

多选题
下面关于腹部引流说法正确的有()
A

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B

术后持续减压3-4天即可拔除

C

要保持引流通畅

D

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

E

更换引流袋或冲洗时,注意无菌操作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肠内营养的输注间隔

正确答案: 输注方式:
1)分次推注:每次100-300ml;10-20分钟完成;分次输注:2-3小时完成,间隔:2-3小时
2)连续输注: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和耐受性较差、导管尖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内的病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