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郁冒眩与《痰饮》篇苦冒眩有何异同?

题目
问答题
产后郁冒眩与《痰饮》篇苦冒眩有何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产后"三急"正确的是

A.痉、郁冒、泄泻
B.呕吐、泄泻、大便难
C.痉、郁冒、大便难
D.呕吐、泄泻、盗汗
E.痉、郁冒、泄泻

答案:D
解析:
考点:1.三病:一者病痉,即痉挛,抽搐;二者病郁冒,即头晕目眩;三者大便难。2.三冲:乃败血上冲为患。冲心: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者逾墙上屋,口咬拳打等。冲胃:饱闷呕恶,腹满胀痛。冲肺:面赤呕逆欲死。3.三急:呕吐、泄泻、盗汗。

第2题: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当汗出而愈。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____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____主之。


参考答案:泽泻汤|五苓散

第4题:

产后郁冒眩与《痰饮》篇苦冒眩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者的共同点均表现为眩晕昏冒。其不同点:郁冒为产后失血多汗,气血亏虚,复感寒邪,阳气郁闭于内不得外达,反逆于上;加之血虚不能上荣,遂眩晕昏冒。《痰饮》篇苦冒眩,为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目眩晕昏冒。其治疗前者以小柴胡汤扶正祛邪,和利枢机为治;后者用泽泻汤利水除饮,兼补脾土为法。

第5题:

冒眩


正确答案:头目昏眩。

第6题:

产后“三病”指的是

A.惊厥、眩晕、泄泻
B.郁冒、惊厥、大便难
C.发热、郁冒、盗汗
D.病痉、喘憋、腹痛
E.病痉、郁冒、大便难

答案:E
解析:

第7题: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治用:()。

  • A、苓桂术甘汤
  • B、泽泻汤
  • C、肾气丸
  • D、小半夏加茯苓汤
  • E、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正确答案:B

第8题:

产后“三病”指的是

A、惊厥、眩晕、泄泻

B、郁冒、惊厥、大便难

C、发热、郁冒、盗汗

D、病痉、喘憋、腹痛

E、病痉、郁冒、大便难


参考答案:E

第9题:

痰饮呕吐欲解的征象是()

  • A、呕而眩冒
  • B、呕而发热
  • C、呕而脉数
  • D、呕而口渴
  • E、呕而郁冒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简述泽泻汤主治何种痰饮的冒眩?其证候、病机、治法及药物组成如何?


正确答案:原文25条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释义中首先应把握四饮分类的二个依据:即饮停部位和临床主症。仲景所言“心下”,通常认为指胃脘部,所以当属狭义痰饮的范围。再者,结合学习原文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可见,饮停中州,阻碍气机之升降,则浊阴不降,必弥漫于胸胁部,会有支撑胀满感;清阳不升,浊阴上冒则清窍不爽,故头昏目眩。“方后注”还提示:当有小便不利症。据此,后世有“无痰不作眩”、“无饮不作眩”之说,苓桂术甘汤被誉为“天下化饮第一方”。可以领悟,泽泻汤主治头昏目眩,苦不堪言症,因此,胸胁支撑胀满感亦重,但是并非在说“支饮”,仍是指狭义痰饮的临床主症。因病机为脾虚饮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泽泻汤健脾化饮,降逆止眩。方中重用泽泻五两,利水消饮,导浊阴下行;白术二两健脾制水,培土以化饮。二药合用体现“温药和之”之意,即温补之中以利水消饮为主。临床应用证明,泽泻汤广泛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突发性耳聋等症,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