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产毒株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适宜温度为()

题目
单选题
黄曲霉菌产毒株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适宜温度为()
A

20-25摄氏度

B

30-35摄氏度

C

24—30摄氏度

D

35-40摄氏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培养基中白喉棒状杆菌产毒株毒素产量的元素是

A、镁

B、钙

C、钾

D、钠

E、铁


参考答案:E

第2题:

花生饼粕易感染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影响其饲料价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3题:

黄曲霉最适生长温度是37℃左右,而产毒的适宜温度是28℃-3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在高温下易破坏的毒素是

A、黄曲霉毒素

B、河豚毒素

C、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

D、肉毒毒素

E、葡萄球菌肠毒素


参考答案:D

第5题:

常见黄曲霉菌产毒的最适温度是

A.10~14℃

B.15~19℃

C.20~24℃

D.25~30℃

E.31~35℃


正确答案:D
(答案:D)黄曲霉菌生长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

第6题:

在高温下易破坏的毒素是

A.黄曲霉毒素

B.蜡样芽胞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

C.河豚毒素

D.肉毒毒素

E.葡萄球菌肠毒素


正确答案:D

第7题:

黄曲霉的最适产毒温度是

A、12~18℃

B、20~24℃

C、25~33℃

D、35~38℃

E、40~45℃


参考答案:C

第8题:

下列描述与溶原性转换有关的是

A、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

B、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卵磷脂酶

C、肉毒梭菌产生肉毒毒素

D、肠产毒大肠埃希菌产生ST毒素

E、甲型流感病毒发生的抗原转换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以下不属于黄曲霉菌生长繁殖产毒的必要条件的是(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氧气
E.被污染食物供给的营养来源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