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理论。

题目
问答题
请简述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
陈鹤琴针对陶行知揭露旧教育的情形:“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决心使这种腐败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活教育。其表述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

第2题:

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指的是

A、健康

B、社会

C、科学

D、艺术

E、语言


参考答案:ABCDE

第3题: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参考答案陈鹤琴的活教育是针对拘泥于书本的旧教育提出的,“什么是‘活教育’?简单说,就是‘不是死的教育夕。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①活教育的目的论。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做人,做中国,做现代的中国人”;他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做世界人”。②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
  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③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
  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其长期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结晶,也是其学前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升华与凝练。对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第4题:

试述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答案:
解析:
所谓五指活动课程是指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而这些内容又是以一种整体的、相互贯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就好像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彼此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
(1)课程目标。
做人: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的精神。
身体:有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和相当的运动技能。
智力: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
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快乐、不惧怕。
(2)课程内容。
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政治常识等。
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3)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陈鹤琴先生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这就是“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陈鹤琴先生主张采用游戏化和小团体式的教学教导儿童。
(4)课程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1951年,陈鹤琴先生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儿童性、连续发展性、现实性、适合性、教育性、陶冶性、言语性。三种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陈鹤琴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5题: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

A、健康活动

B、社会活动

C、科学活动

D、艺术活动

E、语文活动


正确答案:ABCDE

第6题:

“五四”时期,()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

A、张宗麟

B、胡适

C、陈鹤琴

D、蔡元培


参考答案:C

第7题:

陈鹤琴指出:“幼稚园的课程全部包括在五指活动中。”其中,五指活动是指: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行为活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8题:

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①课程应为目标服务。②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③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④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⑤课程应当有考察儿童成绩的标准。

第9题:

提出“活教育”理论并建立“五指活动课程”的中国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张宗麟
D.陈鹤琴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内容包括健康活动、(  )等。

A.社会活动
B.科学活动
C.艺术活动
D.文学活动

答案:A,B,C,D
解析:
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内容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称为”五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