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就地设计半圆式田径的方法和步骤?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就地设计半圆式田径的方法和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企业道德体系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①确认企业的行业性质、事业范围;
②考察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性质;
③汇总这些岗位的道德规范;
④初步检查方案与已有的理念是否符合。

第2题:

简述一般传动齿轮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齿轮传动有多种失效形式但对于某一具体工作条件下工作的齿轮传动,通常只有一种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失效形式,理论上应针对其主要失效形式选择相应的设计准则和计算方法确定其传动尺寸,以保证该传动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不发生失效。但是,对齿面磨损、塑性变形等失效形式目前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成熟的计算方法和完整的设计数据。
目前设计一般工况下工作的齿轮传动时,通常都只依据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两准则进行计算。而对高速重载易发生胶合失效的齿轮传动,则还应进行齿面抗胶合能力的核算。至于抵抗其他失效的能力,仅根据失效的原因,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作精确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1)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故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2)对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其齿面搞点蚀能力较强,主要失效形式表现为齿根弯曲疲劳折断,故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再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3)对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和齿根弯曲疲劳折断,故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然后考虑磨损的影响,将强度计算所求得的齿轮模数适当增大。

第3题:

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内突沿周长为40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

第4题:

有一个400米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其中半径为36.5米,分道宽为1.22米,道数为9道,请问需要一块多大的空地?目前,举办大型田径比赛为什么要设计9条跑道,请简述之。(π=3.14159,四周留出2米空地)


正确答案: 设半径为r,分道宽为d,道数为n,直段为m,则,r=36.5米,d=1.22米n=9.
∵2m+2π(r+0.30)=400
∴m={400-2×3.14159×(36.5+0.30)}÷2=84.39(米)
所需空地长度=m+2r+2(dn+2)=84.39+73+25.96=183.35(米)
所需空地宽度=2r+2(dn+2)=73+25.96=98.96(米)
第一、录取下一个赛次出现第八名成绩相等是允许运动员进入下一个赛次。对运动员显得比较公平。
第二、因为第一道计算线为0.3米而后几道的计算线为0.2米,为了使比赛显得更加公平公正,一般在编排的过程中放弃第一道。

第5题:

简述就地手动跳闸的步骤。


正确答案: 1.控制开关S旋至“就地”位置、遥控压板XB2打开,按下控制开关“SA跳”,(+W)―S―SA跳―K1―(-W)接通
2.K1励磁并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W)―K1―KCF1―QF1―YT―(-W)接通,断路器跳闸
3.QF1断开,切断跳闸线圈YT的电源;QF2闭合,绿灯HG发光,表明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跳闸位置继电器K6动作发出跳闸信息。

第6题:

简述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正确答案:方法:
(1)自顶向下法;
(2)自底向上法;
(3)逐步扩张法;
(4)混合策略。
在概念结构设计时,可以分为两步。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E-R模型,即设计用户视图;集成各局部E-R模型,形成全局E-R模型,即视图的集成。

第7题:

简述企业道德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确认企业的行业性质、事业范围,了解本*行业组织和其他行业制定的有关职业道德要求;
(2)考察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分析其工作性质及职业要求;
(3)汇总这些岗位的道德规范,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几条作为初步方案;
(4)根据已经制定的企业理念、目标、价值观、企业精神,初步检查方案与已有的理念是否符合、有无重复,不符合的要改正,否则则可去掉。

第8题:

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第1分道周长400米,它的半径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常用的有()、36.50米,37.898米等。这些都是国际田联批准使用的标准半圆式田径场。

A.36米

B.37米

C.36.25米

D.38米


答案:A

第9题:

简述纵断面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拉坡前的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位置,试坡,调整,核对,定坡。

第10题:

请你在长140米、宽70米的一块土地上设计一个6条跑道的300米半圆式标准田径场。(要求回答设计步骤,并列式求出各跑道的长度,π=3.14159,四周留出2米空地)。


正确答案:设半径为r,分道宽为d,道数为n,直段为m,第一道的周长为C,则d=1.22,n=6,C=300
∵70=2r+2(dn+2)
∴r=70-2(dn+2)={70-2(1.22×6+2)}÷2=25.68(米)
∵C=2m+2π(r+0.3),300=2m+2×3.14159×25.98
∴m=(300-2×3.14159×25.98)÷2=68.4(米)
直道长=68.4+2×25.68+1.22×6=127(米)
C.2π(r+0.3)+2m=300(米)
=2×3.14159×(25.68+0.3)+2×68.4=300(米)
第二道长度C2=2×3.14159×(25.68+1.22+0.2)+2×68.4=306.99(米)
第三道长度C3=2×3.14159×(25.68+1.22×2+0.2)+2×68.4=314.65(米)
第四道长度C2=2×3.14159×(25.68+1.22×3+0.2)+2×68.4=322.31(米)
第五道长度C2=2×3.14159×(25.68+1.22×4+0.2)+2×68.4=329.97(米)
第六道长度C2=2×3.14159×(25.68+1.22×5+0.2)+2×68.4=337.6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