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过程中,哪一个能使烧结体强度增大,而不产生坯体宏观上的收缩?试说明理由。 (1)蒸发-冷凝; (2)体积扩散; (3

题目
问答题
下列过程中,哪一个能使烧结体强度增大,而不产生坯体宏观上的收缩?试说明理由。 (1)蒸发-冷凝; (2)体积扩散; (3)粘性流动; (4)晶界扩散; (5)表面扩散; (6)溶解-沉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蒸发-凝聚机理(凝聚速率=颈部体积增加) 烧结时颈部扩大,气孔形状改变,但双球之间中心距不变,因此坯体不发生收缩,密度不变。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烧结过程中,料层中的水分要进行()的过程。

  • A、先蒸发后冷凝
  • B、先冷凝后蒸发
  • C、无序

正确答案:A

第2题:

在烧结时,晶粒生长能促进坯体致密化吗?晶粒生长会影响烧结速率吗?试说明之。


正确答案:在烧结时,晶粒生长能促进坯体的致密化。在烧结中、后期,细小晶粒逐渐长大,而晶粒的长大过程是另一部分晶粒的缩小或消失过程,其结果是平均晶粒尺寸增大。晶粒长大不是晶粒的相互粘接,而是晶界移动的结果。推动晶粒长大的是晶界的自由能,随着晶粒的长大,使界面面积减小,从而促进坯体致密化。

第3题:

木材具有显著的湿胀干缩性,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到纤维饱和点时,( )。

A.其体积收缩,而继续干燥蒸发水分时,其尺寸不变

B.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蒸发水分时,其体积收缩

C.其体积收缩较大,而继续干燥蒸发水分时,其体积收缩较小

D.其体积略有收缩,而继续干燥蒸发水分时,其体积收缩较大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对木材物理性质湿胀干缩性的掌握。木材具有显著的湿胀干缩性,这是由于细胞壁内吸附水含量的变化引起的。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到纤维饱和点时,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到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则木材开始发生体积收缩(干缩)。

第4题:

下列过程中,哪一个能使烧结体的强度增加而不引起坯体收缩?()

  • A、蒸发-凝聚
  • B、体积扩散
  • C、流动传质
  • D、溶解-沉淀

正确答案:A

第5题:

陶瓷经烧结后在宏观上的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度增加
  • B、体积收缩
  • C、气孔率降低
  • D、致密度减少

正确答案:C

第6题:

烧结温度对烧结体的性能影响如何?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单元系烧结时,物质迁移的主要机构是扩散和流动,与烧结温度关系密切。无论扩散还是流动,当温度升高后过程均加快进行。因单元系烧结是原子自扩散,当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时,扩散很慢,原子移动的距离也不大,只有当超过再结晶温度使自扩散加快后,烧结才会明显地进行。如果流动是一种塑性流动,温度升高也是有利的。
单元系粉末烧结时,存在最低的起始烧结温度,即烧结体的某种物理或力学性质出现明显变化的温度。
实际的烧结过程,都是连续烧结,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烧结温度保温,因此各种烧结反应和现象也是逐渐出现和完成的。大致可以把单元系烧结分成三个温度阶段,低温预烧阶段;中温升温烧结阶段;高温保温完成烧结阶段。长时间烧结使聚晶得以长大,这对强度影响不大,但可能降低韧性和延伸率。

第7题:

某氧化物粉末的表面能是1000erg/cm2,烧结后晶界能是550erg/cm2,若用粒径为1μm的粉料(假定为方体)压成1cm3的压块进行烧结,试计算烧结时的推动力。


正确答案:2x(1000/1x10-4-550/1x10-2)=1.99x107erg/cm3

第8题:

烧结过程中水分蒸发、冷凝的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烧结过程中水分蒸发的条件:当气相中水汽的实际分压PH2O小于在该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P´H2O,即PH2O烧结过程中水分冷凝的条件:当气相中水汽的实际分压PH2O大于在该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P´H2O,即PH2O>P´H2O

第9题:

下列过程中,哪一个能使烧结体强度增大,而不产生坯体宏观上的收缩?试说明理由。 (1)蒸发-冷凝; (2)体积扩散; (3)粘性流动; (4)晶界扩散; (5)表面扩散; (6)溶解-沉淀。


正确答案: 蒸发-凝聚机理(凝聚速率=颈部体积增加) 烧结时颈部扩大,气孔形状改变,但双球之间中心距不变,因此坯体不发生收缩,密度不变。

第10题:

普通水泥胶砂强度检验试体成型,水泥与标准砂的体积比为1:2.50,水灰比为0.46。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