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的虾池有哪些共同特征?对甲壳类(虾蟹)的养殖有哪些危害?

题目
问答题
老化的虾池有哪些共同特征?对甲壳类(虾蟹)的养殖有哪些危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老化的虾池有哪些共同特征?对甲壳类(虾蟹)的养殖有哪些危害?


正确答案: (1)特征:经过几年的养殖生产,由于养殖虾蟹的排泄物、残饵、生物尸体以及粘土颗粒的沉积,在池底淤积一层很厚的淤泥,其中的有机物在池底及泥层内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分解,形成一层又黑又臭的还原层。
(2)危害:
①由于许多蛋白质在缺氧或无氧的条件下,不能彻底分解而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如尸胺、组胺、腐胺等。
②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还原成硫化氢,
③过多的有机物积聚、使池底的耗氧量大增,溶解氧水平较低,
④有机物的积聚,使池底细菌过度繁殖,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第2题:

虾蟹类生物饵料生物组成和培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池塘内的底栖小动物及硅藻都是虾蟹类的饵料。包括原生动物、昆虫类、软体动物、底栖硅藻、多毛类。
培养方法:藻类多种饵料生物培养
清池、平底整理,晒干,以人走在上面不下陷为止。是池底变硬便于褐苔生长。然后施肥,加水,一周后追肥一次,用量酌减,同时逐级加水。以后定时定量换水,以引进饵料生物,补充有机物和微量元素。

第3题:

虾蟹属于甲壳类动物。()


参考答案:√

第4题:

试论述虾蟹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1)、暴发性流行病
(2)、极端天气的影响,如强台风对养殖设施的破坏;长时间低温降雨,容易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病害频发;都容易影响对虾产量。
(3)、养虾业如何控制规模?由于养虾周期短门槛低投资回报高,吸引了大量游资,养殖面积的扩大使产品价格降低和病害频发。
(4)、种苗的品质是关键,好的种苗200元/万尾,普通的20-50元/万尾。育苗场太多太滥使种苗品质相差很大。对育苗业缺少有效管理。
(5)、养殖模式不合理,应当改变以传统虾塘养虾为主的思路,提倡大棚高密度水泥池精养的新技术。
(6)、虾蟹养殖发展不平衡,虾类养殖发展较快,相比较而言,蟹类养殖滞后。

第5题:

简述我国发展虾蟹增养殖有那些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经济价值高、利润高、可承受较高的成本,生产受限制小。
(2)对外贸畅销产品,受国家重视支持。
(3)是优良的养殖对象,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4)虾蟹类食谱广,饮料较易解决。
(5)虾蟹类生长快,生长周期短。
(6)苗种来源有保证。
(7)我国海岸线长,滩涂辽阔,有大量适于养殖虾蟹的场地。

第6题:

虾蟹类卵巢发育分期的依据是什么?各期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依据细胞学、发生学,结合卵巢的形态,将卵巢的发育分为:形成期、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恢复期。
各期特征:
1.形成期:卵巢的形成阶段。
2.增殖期。卵原细胞分类增值,然后发育为卵母细胞。由于卵原细胞增加,卵巢逐渐增大,变透明。
3.小生长期:卵母细胞发育期,细胞核增大,细胞质增多,卵母细胞增大,卵巢也增大。卵黄颗粒形成(淡绿色)。
4.大生长期:卵母细胞卵黄积累期,卵径增大,卵巢增大,颜色加深。
5.成熟期:卵黄积累终止,卵进入成熟分裂,卵核消失。周边体呈辐射状排列。(从成熟到排卵是个很快的过程。)
6.恢复期:成熟卵子排出,另一批卵子开始进入生长期,完成卵黄积累再次成熟。

第7题:

简述虾蟹类合理养殖密度的确定依据。


正确答案: 池塘条件:面积大小、水深、换税率
饵料种类和质量、池塘中敌害情况、苗种大小和数量、养殖方式、增氧设施、技术水平。

第8题:

虾蟹属于( )。

A.甲壳类动物

B.软体类动物

C.棘皮类动物

D.腔肠类动物


答案:A

第9题:

成蟹养殖池塘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河蟹白天隐居或穴居,夜间出来四处觅食。喜水质清澈,溶氧充足,水草丰盛的水体;厌恶肥水、污水,怕缺氧,对不良水质回避性十分明显。喜弱光、怕强光,喜安静、怕惊动。当水温达10℃以上时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为生长盛期。水温过高对河蟹摄食、生长、蜕壳均有抑制作用。成蟹养殖池塘应力求符合上述河蟹的生活习性要求,让河蟹生活在与自然条件相似的环境里。成蟹养殖池墉要求如下条件:
(1)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
(2)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3)面积一般以5~10亩为宜。面积过小,水质不易稳定,过大管理不便。
(4)水深池深1.5米,水深1~1.2米。
(5)池塘坡度1:3。可大大减少河蟹穴居的数量。
(6)池塘形状东西长南北狭的长方形,长宽比为5:3。
(7)土质池埂较宽,土质紧密,以壤土为好。池塘不漏水,池底淤泥不超过5厘米。

第10题:

虾池中的饵料动物有哪些类群?浮游动物对对虾来说有哪些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1)原生动物:孔虫、砂壳虫、纤毛虫等,对虾胃中常见种类,重量比例较小。
(2)甲壳类:桡足类是虾类重要的饵料生物,在胃中出现的频率和重量比例都很高。如桡足类的: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底栖性);枝角类。
(3)轮虫:是蚤状幼体与糠虾幼体的适口性饵料,但进入仔虾期后,很难捕捉,虽然不是对虾的主要饵料,但可作为桡足类的饵料。
(4)昆虫类:摇蚊幼虫,体长1~1.5cm,红色,又称为红虫,是虾苗良好的饵料生物。
(5)多毛类:(主要是沙蚕类)是成虾的良好的动物性饵料,尤其是对性腺的发育有良好的效果。
(6)软体动物:蓝蛤,是成体对虾良好饵料
浮游动物个体小,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高,是对虾的优良饵料。幼虾蟹最理想的优良饵料,可促进虾蟹早期生长,增强虾蟹体体质,增强机体能力,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池塘生产力,降低养虾成本,养殖大规格虾的一个有效措施。重视饵料生物培养可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