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佛杰里奥“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佛杰里奥“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柳宗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贤者”(君子);第二,提倡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三,所谓圣人的教育就是要青年一言一行都遵循中道,即封建礼教之“五常”;第四,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立志;第五,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讲课要上下贯通,学生则要大量地阅读,并要持怀疑的态度。


第2题:

简述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就是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些需要是教育的重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1)理论假设: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重要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并从中获得快乐。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促进学生成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④教育即学会关心。麦克费尔特别强调: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表率作用。(2)实践操作部分:实践操作部分是通过麦克费尔等人编制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来实施的,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该教材由3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景。第一部分:《设身处地》,这一部分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和邻里中所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而设计的,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第二部分:《证明规则》,这一部分情境所涉及的均为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和权威问题,其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同一性认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作出贡献的人。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历史时刻,帮助学生拓宽道德视野,鼓励学生形成更为深刻、普遍的道德框架。(3)体谅模式的贡献: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展利他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点,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同时,该模式为学校道德教学提供的《生命线丛书》,别具一格,设计有趣,内容逼真,问题引人深思,深受学生欢迎。这对我国目前道德教育教材存在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无兴趣的现状,是一个好的启示。

第3题:

评述杰佛逊对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的发展。


参考答案:

自然权利理论:自然权利的内容: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一切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杰斐逊用“追求幸福的权利”取代了洛克自然权利中的“财产权”,是当时政治理论中的一次革命:其一,强调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打破了否定现世的生活而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或天堂的中世纪观念。追求幸福不但不是人的罪过,而且是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二,用“追求幸福的权利”取代财产权,说明杰斐逊把人提高到了财产之上,强调人的价值。杰斐逊并不忽视财产权,他认为政府有责任保障财产权利,但他认为不可把财产权上升到自然权利的高度,它仅仅是一种公民权。如果把财产权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会贬低人的价值,而且会助长大财产所有者的嚣张气焰。
补充:洛克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其中财产权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权利。洛克用劳动起源论来论证财产权,同时洛克也提出了财产的幅度问题。


第4题:

意大利教育家佛杰里奥把中高等教育的核心归结为两种教育,指()

A全面教育

B理想教育

C技能教育

D专向教育

E自由教育


A,E

第5题:

《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书的作者是()

A佛杰里奥

B维多里诺

C格里诺

D委基乌斯


A

第6题:

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黄炎培认为,职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分工的产物,而教育则是保持和发展各行业的 条件,沟通职业与教育就是必需的。由于职业本身具有双重意义,与之相应教育也具有双重功篗。基于此,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 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世界增进生 产力之准备”。就其教育的社会影响而言,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的职业素养,使学校培养之才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得受良好训练,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乃至野无旷土,市无游氓,社会国家的基础由此确立。就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而言,在于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困难、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的问题,消灭贫困,并进而使国家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 对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黄炎 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职业教育在学 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所谓“一贯的”,是指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建立起职业陶冶一职业指导一职业教育一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所谓"整个的”,是指不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应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 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不仅普通 教育要适应职业需要,而且职业教育业要防止使 用的偏执、实用的片面。所谓“正统的”,是指应破除以为升学做准备的普通教育为正统,而以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为偏系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的地位与普通教育应等量齐观。 (2) 职业教育的目的。 20世纪20年代后,他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 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所谓“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造就适用人才,同时解决社 会失业人员,使人才不至浪费,使生计得以保障。所谓“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职能,使之能胜任所职,进而能有所创造 发明,造福于社会。“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包含了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事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诸多追求,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和教育观。 (3) 职业教育的方针。 黄炎培在数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社会化、 科学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黄炎培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 生命”。他认为:“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 种学校。"这强调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黄炎培所谓职业教育社会化,内涵颇为丰富,其中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产和社会合作的各行业人才;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学校的专业、程 度、年限、课时、教学安排均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员的志愿与实际条件;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 分依靠教育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尤其是校长 要擅长联络、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科学化是黄炎培办职业教育所坚持的另一 条方针。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 教育问题”。黄炎培试图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立意将科学方法引人职业教育管理中。他锐意探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 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总结以往教育的经验,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主张,作为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5) 职业道德教育。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另一重要特色 和组成部分是他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 四个字。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 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即热爱所业,尽职 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出贡献的追 求。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 同协作之精神”,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乃至奉献精神。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从内涵上看,应包括职 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两 方面,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 育也就失去方向。他曾反复指出人们认识上的 一个误区,即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了个人一己谋生 的,而正确的理解是"不仅是为个人谋生的,并且 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教育的“第一要义,即 ‘为群服务’”。 黄炎培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首先是出于他对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设想;其次是出于他对职业 教育社会职能的认识;其三是出于他对传统教育 观念的反思。 “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贯穿于黄 炎培职业教育的实践。不仅中华职业学校以之 为校训,而且在教育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努力 体现之。 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黄炎培 及其职业教育思想开创和推进了中国的职业教 育事业;其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特 征,也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并对20世纪二三 十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7题:

文艺复兴时期,()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被称为“第一所新式学校”,也称为“快乐之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A伊拉斯谟

B蒙田

C维多利诺

D佛杰里奥


C

第8题:

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创办“快乐之家”的教育家是()。

A.维多里诺

B.佛杰里奥

C.委基乌斯

D.瓜里诺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述张之洞关于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张之洞非常重视师范教育,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1)发展师范教育为当务之急。“办理教育,首重师范”。
(2)师范学堂独立设置。三级师范自成体系。
(3)师范教育必须突出以下特点:①重视教育类和教师技能类课程,突出师范性;②附设小学堂,以利师范生实习;③规定师范生享受待遇,以使人羡慕;④规定师范生毕业后最低从教年限6年。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师范体系的确立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第10题:

《散文集》一书的作者是()

A拉伯雷

B蒙田

C佛杰里奥

D委基乌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