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题目
问答题
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


正确答案:见解析
【答案要点】(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智能的差异性。(2)正确评价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稍差或很差,就认为学生是差生,很愚蠢。(3)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4)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5)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教学艺术。

第2题:

求助: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 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1)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2)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力求整合这两种教学理论,使教育向理想化方向发展。

第3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1)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2)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领域。(3)应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4)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汁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第4题: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皮亚杰是瑞士的发展心理学家,终身致力于个体认识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实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认知发展基本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成熟指的是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练习和经验指的是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的作用。社会性经验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平衡过程调节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发展的一种新的建构。(3)认知发展的阶段其一、感觉一运动阶段(0~2岁)。此为儿童思想的萌芽期。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识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其二、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时期是儿童表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凭借表象思维,他们可以进行各种象征性活动或游戏,延缓性模仿以及绘画活动等。其三、具体运算阶段(7—l1、12岁)。这一阶段相当于小学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其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要想发展个体的认知能力,需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提供活动。为了增进儿童的活动经验,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丰富的、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活动。(2)创设最佳的难度。根据他的观点,认知发展是通过不平衡来促进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促进学生认知发展。(3)了解儿童如何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儿童的认知发展。(4)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教师需要认识到各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所发达到的水平,这样在教学中就会更加主动。(5)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他特别强调社会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第5题: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是8个领域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2)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成人的责任是发展孩子的强项,带动和弥补孩子的弱项(3)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能力。

第6题:

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1)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2)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力求整合这两种教学理论,使教育向理想化方向发展。

第7题:

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方案中成人与儿童相互作用方面的原则,并谈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启示。


参考答案:(1)成人直接地、迅速地对儿童的需要、愿望及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并使自己的反应适合儿童个人的特点及水平。(2)成人提供儿童各种不同的交流机会。(3)成人通过支持、注意、身体接近和言语鼓励促进儿童成功地完成任务。成人认识到儿童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学习的,儿童的错误概念反映了儿童思维的发展水平。(4)教师要留心儿童行为中的紧张信号,组织消除压力的活动,并掌握消除压力的技巧。(5)不管儿童的行为如何,成人要通过尊重、接受、安慰促进其自我价值感的以展。(6)成人要促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7)成人要对所管理下的所有儿童的所有时间的活动负责,帮助他们获得相关技能,逐步提高其独立性。发展适宜性课程应为儿童提供范围更宽的发展兴趣和能力,而不能仅局限于其生理年齡所限定的范围。教师要努力满足那些超常儿童或落后儿童的发展需要。学前教育发展的适宜性不是指活动和材料的难度定下后就一成不变了,而是要随着活动深入和发展的继续而增加难度、挑战性和复杂性,以促进儿童潜能的全面实现。教师也应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性,而不能使他们只局限于发展适宜性课程内,因为儿童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多样化的,应该允许并支持儿童自身发展的偏好性。应该为儿童提供没有性别偏好的、尊重多元化的课程,杜绝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发展儿童正确的性别观念、性别角色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教师也应尊重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为之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活动。

第8题: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们教学实践的启示。


正确答案:


第9题:

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带给人们的启示是: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和课堂教学现象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和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


答案:
解析:
1983年,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主要观点: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人的智能都是7种能力的组合,但是这7种能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是不同的。智能种类:语言智力、人际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身体一运动智力、内省智力。
教育启示:儿童的发展方向或优势领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尊重这种差异并善于发现儿童的智力类型,积极利用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力,使儿童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的信心。@niu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