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在日本申请专利一个月后,随即在中国也递交了申请,被专利主管部门确定他具有国际优先权,但随后发现张三在日本的申请被驳回

题目
判断题
张三在日本申请专利一个月后,随即在中国也递交了申请,被专利主管部门确定他具有国际优先权,但随后发现张三在日本的申请被驳回了,那么张三的优先权也随之失效。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甲在中国第一次于1995年5月10日申请了某发明专利,那么某甲想在日本申请优先权,必须于()前就同一主题在日本提出专利申请。

A.1996.5.10

B.1995.11.10

C.1996.11.10

D.1995.8.10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下列行为构成冲突申请的情况是()。

A.在先专利申请在被公布以前撤回

B.在先专利申请被专利局驳回

C.在先专利申请被公布以后放弃其专利申请权

D.甲、乙同时将相同主题的发明专利分别向我国和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


参考答案:C

第3题:

中国某企业与某日本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合同约定使用一项日本专利(获得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但该项技术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依照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销售,中国企业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这项日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费。

A.中国

B.日本

C.其他国家和地区

D.任何国家和地区


参考答案:B

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特点,即各国主管机关依照其本国法律授予的知识产权,只能在本国领域内受法律保护。例如,中国专利局授予的专利权或中国商标局核准的商标专用权只能在中国领域内受保护,其他国家不给予保护,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使用中国专利局授权的发明专利,不侵犯我国专利权。我国法律对外国人的作品并不是都给予保护的,只保护共同参加国际条约国家的公民作品。同样,公约的其他成员国也按照公约规定,对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作品给予保护。按照两国的双边协定,相互给予对方国民的作品保护。依照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中国企业不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这件日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费。这是因为该日本公司未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申请该专利(试题中未指出。也就是说,该日本公司未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并获得批准,依照这件专利生产的产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销售,得不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护),不受中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专利法的保护。因此,依照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中国企业不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这项日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费。

第4题:

张工程师将其发明在中国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随后他就该项发明向中国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其不丧失新颖性的临时保护期为一年。( )


正确答案:×
本题旨在考查受理专利权的条件。《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不丧失新颖性。故本题表述是错误的。

第5题:

某日本公司与中国某企业谈技术合作,合同约定使用1件日本专利(在有效期内)。该项技术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依照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中国销售,中国企业是否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这件日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费?为什么?


参考答案:依照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中国销售,中国企业不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这件日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费。这是因为,该日本公司未在中国申请该专利,不受中国专利法的保护,因此,依照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中国销售,中国企业不需要向日本公司支付这件日本专利的许可使用费。

第6题:

中国公民甲和日本公民乙分别在各自国家完成同样主题的发明,甲于2000年11月2日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乙于2000年10月1日在日本提出专利申请,如果乙欲到中国申请专利并享有优先权的最后期限为()

A.2001年10月1日

B.2001年10月2日

C.2001年11月1日

D.2001年11月2日


参考答案:A

第7题:

发明专利申请人要求适用外国优先权的,必须()。

A、申请发明专利的是同一主题

B、自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未超过12个月在中国申请专利

C、在申请专利时提出书面声明,要求优先权

D、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张三在日本申请专利一个月后,随即在中国也递交了申请,被专利主管部门确定他具有国际优先权,但随后发现张三在日本的申请被驳回了,那么张三的优先权也随之失效。()


参考答案:错

第9题: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同日(指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 )

A、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后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

B、协商不成的,以抽签方式确定一个申请人。申请人接到通知后未参与抽签的,视为放弃申请;

C、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各方申请;

D、协商不成的,由各方申请人共同享有专利申请权。


参考答案:AC

第10题:

2011年4月6日,张某在广交会上展示了其新发明的产品,4月15日,张某在中国就其产品申请发明专利(后获得批准)。6月8日,张某在向《巴黎公约》成员国甲国申请专利时,得知甲国公民已在6月6日向甲国就同样产品申请专利。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

A.如张某提出优先权申请并加以证明,其在甲国的申请日至少可以提前至2011年4月15日
B.2011年4月6日这一时间点对张某在甲国以及《巴黎公约》其他成员国申请专利没有任何影响
C.张某在中国申请专利已获得批准,甲国也应当批准他的专利申请
D.甲国不得要求张某必须委派甲国本地代理人代为申请专利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巴黎公约》。A项,根据《巴黎公约》第4条,在一个成员国提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或商标注册的申请的,自首次申请之日起在一定期限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为12个月,外观设计、商标为6个月)享有优先权,如申请人在该期限内再向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其后来申请的日期均为首次申请的日期,A项正确。
B项,根据该公约第11条,成员国应对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内举办的或经官方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商品中可以取得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可以注册的商标,给予临时保护:如展品所有人在临时保护期内申请了专利或商标注册,则申请案的优先权期限从展品公开展出之日起算,而非第一次提交申请案时起算。本题中,2011年4月6日即为展品公开展出之曰,B项错误。
C项,根据该公约第4条及第6条,外国人专利申请或商标注册,由各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作出决定,不受他国决定的影响,C项错误。
D项,根据该公约第2条,每个成员国法律中关于司法和行政程序、管辖权以及指定送达地址或委派代理人的规定,工业产权法有所要求的,均可以保留。因此,甲国可以依据本国法律要求外国人必须委派甲国代理人代为申请专利,D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