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依据,如何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条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材和教学大纲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物质依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需要考虑教学手段这一因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一)教学手段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媒体。
儿童认识数学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他们需要借助各种直观的材料,形成必要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直观的教学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乘法概念时,为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就必须通过摆实物、看图片等手段,使学生建立起感性的认识,再抽象出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需要考虑教学手段这一因素。深刻地揭示教学内容,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需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只有教师熟悉、掌握各种教学手段的结构及其功能,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4题: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正确答案: 1、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解释概念、说明规则和规律性知识。其特点是:教师可以系统地、有证据地讲述新的知识。
应注意的问题5点:(要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注意新旧联系,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语言要简练易懂,生动有趣;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谈话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谈话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应注意的问题3点:(谈话前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或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设计好所提的问题;谈话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谈话后要小结)
3、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且发展智力。
应注意的问题7点:(练习的目的要明确、适当;练习要有计划地进行;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练习的份量和练习的时间要适当;练习的要求应有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注意对练习的检查和指导,并严格要求。
4、演示法:是通过教具或实物来说明或印证所教的知识。
应注意的问题4点:(演示要有明确的目的;课前准备好演示用具;演示要与讲解相结合;演示后要及时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5、实验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掌握数学概念或规律。
应注意的问题3点:(用好实验法的关键在于课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课前要学生准备好实验的器材;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6、阅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课本获得知识。
应注意的问题3点:(阅读前,要向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且对此作出针对性的讲解。)

第5题:

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彩条。


参考答案:数学彩条,也叫奎逊耐彩色棒,是一种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应用十分广泛的小学数学学具。数学彩条由十种颜色、十种长度的木条(或塑料棒)组成。每根彩条的横截面都是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十种颜色分别是白色(b)(括号内字母为该颜色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22 个、红色(h)——12 个、绿色(l)——10 个、紫色(z)——6 个、桔黄色(j)——4 个、深绿色(s)——4 个、乌黑色(w)——4 个、咖啡色(k)——4 个、天蓝色(t)——4 个、橙色(c)——4 个。共74 个。十种彩条的长度分别是1 厘米、 2 厘米、3 厘米„„10 厘米。小学数学各年级的主要内容都可以通过操作数学彩条,使学生建立起较深刻的感性认识,进而建立起有关数学内容的模型和表象。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用白色的彩条(b)表示 1,其他颜色彩条分别表示2,3,„„10。这样,就可以用它认识整数和四则运算。例如:(1)两个彩条接起来同另外一个彩条一样长,用这种关系可以表示数的组成。(2)用一个橙色彩条和若干个白色彩条,就可以表示11-19 各数。(3)加法和减法:两个彩条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表示相加。把两个彩条并排摆在一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长短,两个彩条之间的关系就是表示减法。两个彩条相差部分同某一个彩条一样长,这个彩条表示的数就是减法的差。(4)乘法和除法:用单一颜色的彩条连在一起,表示 n 个相同加数连加,用这种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5)认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彩条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应用题的涵义,准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6)用其他颜色的彩条表示1,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此外,运用数学彩条还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和开展智力游戏。

第6题: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学校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恰当地、充分地利用这一教学手段,把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才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要有效地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教师需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1)、要具有人本意识。新课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 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健康的成长。在“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人本意识,不是把学生当作我 们教学的对象,而是当成与自己平等的数学学习的伙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性。
(2)、要具有数学专业知识与理论。必要的数学专业知识与理论是小学数学教师学 科素养的基础。 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数学知识应该懂得其来龙去脉,不能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在 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教活,使学生的学习触类旁通。
(3)、要具有语言艺术。现代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符号、数学图 形、数学文字都是数学的语言。有学者认为,数学语言是世界唯一通用的语言。这就说明数学语言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精准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能严谨的 运用数学语言。 不仅如此, 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规范地使用数学 语言的习惯。除此以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4)、要具有的创造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教师教学水平的高 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创造能力。如果一个数学教师只会拿着教材照本宣科,那这个教师就没有创造性,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5)、要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数学的教与学组成一个系统。如果这个系统是有序 的,其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其教学效率就低。教师的管理水平就体现在对教与学这个系统的调控,使之始终保持有序。要提高这种管理水平,教师就要加强教 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控制论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第8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几点:(1)要熟悉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其中每种教学方法,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2)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先按教学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具体化,找出重点、难点,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逻辑上完整的几个部分,(3)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考虑教学过程效率的高低

第9题: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特长及教学风格

第10题: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4)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