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男孩》一书中所提到的“男孩的危机”包括()。

题目
单选题
《拯救男孩》一书中所提到的“男孩的危机”包括()。
A

学业危机、体制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

B

家庭危机、体制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

C

学业危机、家庭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

D

学业危机、体制危机、心理危机、家庭危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年某地6岁男孩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115.0cm,标准差为10.Ocm,下列正确的是( )

A.5%的6岁男孩身高>95.0cm
B.5%的6岁男孩身高<105.0cm
C.2.5%的6岁男孩身高>134.6cm
D.2.5%的6岁男孩身高>125.0cm
E.2.5%的6岁男孩身高<125.0cm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色觉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D

第3题:

一个阿姨问邻居3岁的男孩,长大了喜欢当男孩还是女孩,作为心理发育健康的孩子,他这时应该已经知道

A、自己长大后不会变成女孩

B、自己是个男孩

C、男孩与女孩生理之间有什么差异

D、男孩是什么样子

E、男孩喜欢什么


参考答案:B

第4题:

男女生长曲线的两次交叉现象的特征不包括()

  • A、两次交叉之前女孩比男孩高3cm
  • B、在13~15岁男孩平均身高超过女孩
  • C、在曲线图上9~10岁女孩身高超过男孩,形成第一次交叉
  • D、9~10岁女孩生长突增开始时间平均身高超过男孩
  • E、在9~10岁前男孩平均身高超过女孩

正确答案:E

第5题:

《拯救男孩》一书中所提到的“男孩的危机”包括()。

  • A、学业危机、体制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
  • B、家庭危机、体制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
  • C、学业危机、家庭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
  • D、学业危机、体制危机、心理危机、家庭危机

正确答案:A

第6题:

急诊室收治了一名从高处跌落而昏迷不醒的5岁男孩,在询问病史时,男孩的母亲语无伦次。护士发现男孩身上有多处旧伤,便请来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走访了男孩的父母、亲戚、邻居、居委会和幼儿园。社会工作者此举的目的是()。

A:诊断男孩的受伤程度
B:预估男孩的治疗结果
C:评估男孩环境中的风险因素
D:了解男孩成长经历
E:了解男孩的家庭环境

答案:C,D,E
解析:
社会工作者主要针对男孩身上的多处旧伤调查,据此了解男孩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排除风险。

第7题:

应对“男孩的危机”的措施包括()。

  • A、父亲参与
  • B、提高男教师的比例
  • C、培养运动习惯
  • D、改变对男孩的态度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某教育专家认为:“男孩危机”是指男孩调皮捣蛋、胆小怕事、学习成绩不如女孩好等现象。近些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位专家在列出一系列统计数据后,提出了“今日男孩为什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落后于同年龄阶段的女孩”的疑问,这无疑加剧了无数男孩家长的焦虑。该专家通过分析指出,恰恰是家庭和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导致了“男孩危机”现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专家的观点提出质疑?

A.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孩发散思维的拓展和冒险性格的养成。
B.现在的男孩比以前的男孩在女孩面前更喜欢表现出“绅士”的一面。
C.男孩在发展潜能方面要优于女孩,大学毕业后后他们更容易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D.在家庭、学校教育中,女性充当了主要角色。
E.现代社会游戏泛滥,男孩天性比女孩更喜欢游戏,这耗去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答案:D
解析:

第9题:

云晓老师的观点认为家庭教育中遭遇“男孩危机”最为凶猛的杀手是()。

  • A、素质教育
  • B、应试教育
  • C、幼儿教育
  • D、中学教育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应该如何拯救阅读危机?


正确答案:今日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在当代社会中,“最该读书的时候没人读书,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该读的书没人读”,阅读危机正向人类逼近,知识信息匮乏正愈演愈烈。以“全民微信”为代表的碎片化、快餐式阅读流行的背后,暗藏着全民阅读的“危机”。如何拯救阅读危机正在考验人类的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提出建立一个“学习的社会”,许多国家搞“读书年”活动,中国则提出了“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并准备为全民阅读立法,着手转变教育方式,希望以此促使人们经常读书,终生学习,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