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率军攻克苏州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清末,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率军攻克苏州的是()
A

翼王石达开

B

忠王李秀成

C

东王杨秀清

D

北王韦昌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853年3月,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建都(),后改称天京

A.金田

B.武昌

C.安庆

D.南京


参考答案:D

第2题:

沧浪亭、豫园、瞻园、个园分别位于()。

  • A、苏州、上海、扬州、南京
  • B、南京、上海、苏州、扬州
  • C、扬州、上海、南京、苏州
  • D、苏州、上海、南京、扬州

正确答案:D

第3题:

曾作过明成祖之子的王府,又具有很深的太平天国烙印的江南私家园林是( )。

A.苏州拙政园

B.无锡寄畅园

C.扬州个园

D.南京煦园


正确答案:D

第4题: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太平天国在此建都②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③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定都④南京的解放,标志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第5题: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攻克苏州,建苏福省,拙政园为忠王府的一部分,相传园中见山楼,为李秀成当年治事之处。


正确答案:李秀成

第6题: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对确保天京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不包括()

A.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两万太平军,挥师北上,向淸政府的统治腹地进攻
B.太平天国派出以胡以晃、赖汉英为将领的西征军
C.1856年,石达开和陈玉成一举击败淸军的江南、江北大营
D.太平军攻克苏州,开辟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福省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发展过太平天国的北伐牵制了大批清军,西征則控制了天京的腹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石达开和陈玉成一举击败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更是扫清了天京的外围,所以前三项都对天京的安全稳固起到了突出作用。而攻克苏州,开辟苏福省则是太平天国后期取得的胜利。

第7题:

广州《新周刊》曾对一些城市的特点进行定位,其中“男性化的城市”、“最悠闲的城市”、“最精致的城市”、“最伤感的城市”依次是()。

  • A、大连、成都、苏州、南京
  • B、大连、南京、苏州、成都
  • C、成都、苏州、大连、南京
  • D、大连、成都、南京、苏州

正确答案:A

第8题: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参考答案:天京

第9题:

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

  • A、攻占南京
  • B、天京突围和西征取得胜利
  • C、李秀成率军攻至上海近郊
  • D、取得三河镇大捷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分析太平军从广西胜利进军南京的原因及建都天京,北伐、西征的战略得失。


正确答案:①胜利进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政治宣传。第二,有一条较为正确的方针。能积极联络天地会等反清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沿途杀赃宫,毁田契,赈饥民,抚百姓,深得人民拥护;第三,有严格的纪律。第四,能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如避实打虚,声东击西,集中使用兵力等有效地消来敌人;第五,领导集团团结一致。太平军在胜利进军中也有失误之处,主要是,对地方政权的建设与巩固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巩固的后方。沿途所占之地,多是弃而不守,一些重要地区,清军很快失而复得。
②有人认为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应该全力北伐,过早地建都天京成为沉重的包袱是战略上的失误。实则当时建都天京应该说不算失误,原因是,第一,从形势看,清朝在当时还有相当的防御能力,并以逸待劳,而太平军两年多的长途征战,在军力上急需休整,不宜再冒险跋涉。第二,从客观效果看,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对峙政权,不仅在政治上威胁着清朝而且具有政治号召力,鼓舞了各地各族人民起义,掀起了一个全国性的反清高潮。
③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派兵北伐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打乱清朝的军事部署,给敌人造成军事威胁,借以巩固天京政权。问题是对北伐重视不够,兵力显得单薄,而遇挫时后援不继。尽管北伐军英勇奋战,半年之内转战六省,直驱五千里,给清军以严重打击,然而避免不了两年之后的最后失败。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忽视了敌人还有相当的防御能力,而采取了“师行间道,疾趋燕都”的单纯军事冒险行动,其次是北伐军没有组织发动群众壮大自己力量。
④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派兵西征,西征在战略上是为了夺取长江沿岸重要城镇,以保证天京西部安全和物资供应,并切断清政府与南方各省的联系。为期三年的西征,经过了胜利进军、失利退守和转败为胜三个阶段。正拟乘胜前进扩大战果之时,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蠢蠢欲动,天京吃紧,洪秀全命石达开统兵东援,使行将被歼之湘军死灰复燃,留下遗患。西征虽未取得彻底胜利,但却开辟了江西安徽腹地,成为太平天国物资的供应地和天京的屏障。
⑤总之,不论建都天京、北伐或西征在战略上都是必要的,基本正确的。而失误之处也是存在的,第一,这些军事行动是在没有摧毁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扫清天京外围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天京时时受到威胁,北伐、尤其是西征的军事行动时时受到牵制,显得被动。第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太平军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是四面出击,各方兵力显得单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