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小王和小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其中一人考上公务员,另外两人成为老师和作家,已知: (1)小张和作家都在北京工作; (2

题目
单选题
小张小王和小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其中一人考上公务员,另外两人成为老师和作家,已知: (1)小张和作家都在北京工作; (2)老师在上海工作; (3)毕业后小李乘坐高铁去看望过考上公务员的同学。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张是老师,小王是公务员

B

小李是作家,小张是公务员

C

小王是作家,小李是老师

D

小王是老师,小张是作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昨晚小张和小李至少有一人值班。”以下哪个命题是上述命题的矛盾命题?()

A. 昨晚小张和小李至多有一人值班

B. 昨晚小张和小李两人都没有值班

C. 昨晚小张和小李两人都值班

D. 昨晚要么小张没值班,要么小李没值班

E. 昨晚要么小张没值班,要么小李没值班。


参考答案:B

第2题:

小李、小张和小王是一起入职的三位新人,在新人培训时,三人就各自年龄展开了讨论。小李说:“我今年才22岁,我比小张还小两岁,我比小王大1岁。”小张说:“我在咱三个人中不是年龄最小的,我和小王相差了3岁,小王25岁了。”小王说:“我比小李小,小张是25岁,小张比小李大3岁。”已知每个人的讲话中有两句话是真话,一句话是假话,据此可以推断出:( )

A.小李25岁,小张27岁,小王24岁
B.小李23岁,小张25岁,小王22岁
C.小李24岁,小张26岁,小王23岁
D.小李22岁,小张24岁,小王23岁

答案:B
解析:
代入排除法。将A项代入,小王的话有两句为假;将B项代入,完全符合;将C项代入,小王的话有两句为假;将D项代入,小张的话有两句为假。故正确答案为B。

第3题:

小张、小王、小李三人被科技大学、师范大学和理工大学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的?人们作了如下的猜测:

甲猜:小张被师范大学录取,小李被理工大学录取。

乙猜:小张被理工大学录取,小王被师范大学录取,

丙猜:小张被科技大学录取,小李被师范大学录取。

结果,以上的猜测各对了一半。

那么,他们的录取情况是:

A.小张、小王、小李分别被科技大学、师范大学和理工大学录取。

B.小张、小王、小李分别被师范大学、理工大学和科技大学录取。

C.小张、小王、小李分别被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和科技大学录取。

D.小张、小王、小李分别被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和师范大学录取。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较快:因为各对一半,所以如果B项正确,则乙全错,所以B项淘汰;如果C项正确,则乙全对,C项淘汰;如D项正确,则丙全对,D项淘汰。

第4题:

某公司领导根据员工小张、小李和小王的工作业绩,提出选派他们出国培训的两个相容的选择方案:[1]小张和小李都不派出;[2]派出小王。综合考虑这两个方案,其意思可以表达为:

A. 如果小王被派出,则小张和小李都要派出
B. 如果小张和小李都没有被派出,则要派出小王
C. 只要小张和小李有一人被派出,就要派出小王
D. 如果小王没有被派出,则小张和小李都要派出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1]小张和小李都不派出;[2]派出小王是两个相容的方案。这说明小王表现是最好的。因此可以知道,只要另外两人(他们表现都没有小王好)中有一人被派出,小王一定会被派出的。但是小王被派出,另外两人不一定被派出。小王没有被派出,另外两人一定不会被派出。故答案为C。

第5题:

小王、小张和小李三个人称体重。小王的体重是小张、小李体重之和的小张的体重是小王、小李体重之和的则小王和小张的体重之比是( )。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小李考上了清华,或者小孙没考上北大。

增加了以下哪项条件,能推出小李考上了清华?( )

A.小张和小孙至少有一人未考上北大

B.小张和小李至少有一人未考上清华

C.小张和小孙都考上了北大

D.小张和小李都未考上清华


正确答案:C
C[解析]题干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有“p或者q,由非q可推出p”,因而要想使“小李考上了清华”成立,则需否定“小孙没考上北大”,即小孙考上了北大,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中小张是干扰因素,不需要考虑。

第7题:

小王和小张两人平时总闹矛盾,不仅影响到了工作,而且也损害了公司的形象。如果你是小王和小张的上司,你会( )。
(A)把小王和小张两人的所有缺点罗列出来,痛加批评
(B)把小王和小张两人的优点找出来,都给予表扬
(C)要小王和小张两人同时分别找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的缺点
(D)要小王和小张两人同时分别找出自己的缺点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小李、小刘、小张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议论。小李说:“我肯定考上重点大学。”小刘说:“重点大学我是考不上了。”小张说:“要是不论重点不重点,我考上肯定没问题。”发榜结果表明,三人中考取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没考上的各有一人,并且他们三人的预言只有一个是对的,另外两个预言都同事实恰好相反。可见( )。

A.小李没考上,小刘考上一般大学,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B.小李考上一般大学,小刘没考上,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C.小李没考上,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考上一般大学

D.小李考上一般大学,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没考上


正确答案:C

本题是一道逻辑应用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有选项,小李的预言是与事实相反,则先假设小刘的预言对,看AB两项,小张就没考上。所以均排除。再看后两项,小刘的预言与事实相反,则小张一定考上一般大学。选C。

第9题:

录入员小张和小李需要合作完成一项录入任务,这项任务小李一人需要8小时,小张一人需要10小时。两人在共同工作了3个小时后,小李因故回了趟家,期间小张一直在工作,小李返回后两个人又用了1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小张比小李多工作了几个小时?

A.1
B.1.5
C.2
D.2.5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工作总量为8和10的最小公倍数40,则小李的效率为40÷8=5,小张的效率为40÷10=4。
第三步,两人合作时间为3+1=4(小时),合作的工作量为(5+4)×4=36,剩余工作量为40-36=4,由小张一个人做,工作时间为4÷4=1(小时),即为小张比小李多做的时间。
因此,选择A选项。

第10题:

小张从甲地出发匀速前往乙地,同时小李和小王从乙地出发匀速前往甲地,小张和小李在途中的丙地相遇,小张和小王在途中的丁相遇,已知小张的速度比小李快一半,小王的速度比小李慢一半,则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与甲乙之间的距离之比为:

A.2:15
B.1:4
C.3:20
D.1:15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