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学思想述评。

题目
问答题
康德美学思想述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康德转入研究哲学后,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思想和美学观念,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其中《()》论述美与艺术问题。


参考答案:判断力批判

第2题:

康德美学思想述评。
康德的美学是世界美学史的一场革命,过去的哲学都围绕着自然转,从康德开始,才围着人转,人认识到自己是绝对的、具体的、自由的、至高无上的,是一切的一切。
康德以“先验综合”为基础,构建了以知、情、意及相应的批判为框架的先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他在《纯粹理性批判》探讨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即“知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探讨了人们的实践能力,即“意志”。康德把美和艺术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之间的桥梁。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区分审美判断和逻辑开始的,他从质、量、关系和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是从美与崇高的比较开始的,并对崇高和美作了区别。
康德对艺术的分析首先是分析了艺术本身的规定性;其次,要创造艺术,就要靠天才;第三,分析了艺术规定性和天才之后,康德把注意力集中在美的理想和审美意象问题上;最后,康德根据语言的表达方式,对艺术进行了分类。
康德美学思想包含着惊人的矛盾,最大的莫过于,美学本来是填补他哲学体系空白的一个筹码,但当他论述美和艺术问题时,他强调的却是它们的独立自主性,这就为近代艺术打开了一条新路,他埋葬了古典主义时代,开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第3题:

述评大致可分为()

A.工作述评

B.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

D.国际述评

E.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ABCE

第4题:

“主观的合目的性”是以下哪位美学家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命题?()

  • A、谢林
  • B、黑格尔
  • C、康德
  • D、布瓦洛

正确答案:A

第5题:

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在美学思想上,第一次将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并提出了艺术消亡的观点的美学家是():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席勒


参考答案:B

第7题:

马尔库塞的“造反的美学”思想述评。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被造反学生作为革命的《圣经》即“批判的武器”来使用,他鼓吹“反抗暴力的暴力”的思想。但革命风暴过去后,他却扎进美学研究中以求解脱,从造反哲学家又复归诗人哲学家。
其实,马尔库塞之所以注重艺术,与其说是处于革命的需要,毋宁说是他这些的整个逻辑结构所使然。他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人的爱欲与社会文明是对立的,爱欲受到文明的压抑。他把压抑分为两种:出自本能的压抑为“基本压抑”,出自人为的压抑为“多余压抑”,这两种压抑分别受内外因素的制约。
马尔库塞所说的艺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修正。他对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六个命题提出质疑并加以否定,这六个命题概括起来,就是反映论、现实主义阶级论。他在艺术革命论中提出了三个命题:艺术即形式、艺术即异化、艺术即反抗。艺术即形式针对艺术的反映论,艺术即异化针对艺术的现实主义,艺术即反抗针对艺术的阶级性。

第8题:

下列哪位学者被称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康德

D.柏拉图


参考答案:A

第9题:

提出“自然的人化”这一美学思想的是()。

  • A、康德《判断力批判》
  • B、黑格尔《美学》
  • C、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D、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的特点?


正确答案:1、工作述评涉及经济领域的内容比较多,这是很自然的。一般都比较注意点和面的结合,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这样的评述可以避免就事论事,做到虚实结合,具有普遍意义。
2、形势述评的内容所及,可以是全局的形势,也可以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某条战线在一个时期、一个方面的形势。这类述评的特点是着眼于形势的变化和转折,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或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和动向,概括全貌,指明发展趋势,帮助人们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形势述评的分析更要注意全面和重点的结合,立足局部,放眼全局,论断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3、事件述评的特点,主要是根据记者直接调查和掌握的材料,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者通过具体事件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4、思想述评对于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带有倾向性的不良现象,结合具体事实,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评述,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述评在思想政治领域同样应当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要通过自己的评述,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