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前井特点,简要回答预防井漏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根据山前井特点,简要回答预防井漏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在易发生井漏地层钻进前,在保持平衡地层压力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设计密度下限值钻进;
(2)在易井漏地层钻进时,应采用大喷嘴或不装喷嘴;
(3)在进入地质预告急易发生井漏地层时,除及时调整好钻井液,防漏性能外,同时在钻井液中加入随钻堵漏剂,达到随钻防漏堵漏目的。
(4)长裸眼下钻采取分段循环,每次循环前先充分转动钻具破坏钻井液静切力,小排量开通泵后,再逐渐加大排量循环。
(5)井场储备一定数量的随堵材料和两次以上的桥堵料;
(6)发生井漏,应根据井漏发生时的工况,及时判断井漏位置;
(7)根据漏速大小确定堵漏钻具下入位置及堵漏方法,若小漏可采用随钻堵漏:若中漏,可采用桥浆堵漏;若大漏,采用水泥堵或桥浆与水泥的复合堵漏;
(8)堵漏施工时,钻具不能下过漏层,防止发生粘吸卡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塔里木油田,压回法适用于()时的溢流。

  • A、高压气井
  • B、溢漏同层井
  • C、含硫井
  • D、山前高压气井、溢漏同层井、含H2S井的压井

正确答案:D

第2题:

发生井漏有哪些现象?


正确答案: (1)泵压下降。
(2)钻井液返出量减少,严重时只进不出。
(3)循环罐液面下降。
(4)钻压下降或放空。

第3题:

收集井漏资料的流程正确的是()。

A、开始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停止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

B、开始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液面变化→停止时间及井深→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

C、开始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钻井液性能→停止时间及井深→漏量及漏速→漏失规律→堵漏、处理情况

D、开始时间及井深→液面变化→停止时间及井深→钻井液性能→漏量及漏速→堵漏、处理情况→漏失规律


参考答案:B

第4题:

根据山前井特点,简要回答预防井漏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在易发生井漏地层钻进前,在保持平衡地层压力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设计密度下限值钻进;
(2)在易井漏地层钻进时,应采用大喷嘴或不装喷嘴;
(3)在进入地质预告急易发生井漏地层时,除及时调整好钻井液,防漏性能外,同时在钻井液中加入随钻堵漏剂,达到随钻防漏堵漏目的。
(4)长裸眼下钻采取分段循环,每次循环前先充分转动钻具破坏钻井液静切力,小排量开通泵后,再逐渐加大排量循环。
(5)井场储备一定数量的随堵材料和两次以上的桥堵料;
(6)发生井漏,应根据井漏发生时的工况,及时判断井漏位置;
(7)根据漏速大小确定堵漏钻具下入位置及堵漏方法,若小漏可采用随钻堵漏:若中漏,可采用桥浆堵漏;若大漏,采用水泥堵或桥浆与水泥的复合堵漏;
(8)堵漏施工时,钻具不能下过漏层,防止发生粘吸卡钻。

第5题:

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简述井漏的类型?


正确答案: 每小时钻井液的漏失量称为漏速,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可将井漏分为三大类。渗透性漏失。这种类型的井漏多发生在浅井段胶结疏松的砂、砾岩层中。由于这些地层的渗透性较好,在井内压差的作用下钻井液将会漏入岩层的空隙里,但泥饼的形成又会阻止或减弱其漏失的程度,因而渗透性漏失的漏速不大,一般在10m3/h以内。
裂缝性漏失。钻井中钻遇的各种类型的岩层均可能存在着自然裂缝,在自然裂缝发育的地层中钻井,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钻井液漏失。在破碎带地层中钻进时,常会随着井下蹩跳、钻速加快等现象的出现而发生井漏,其漏速一般为20~100m3/h不等。
溶洞性漏失。在某些石灰岩地层中,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大溶洞。当钻遇大溶洞时,会出现钻具放空,有时可达4~5m,随之循环失灵,钻井液只进不出。漏速一般在100m3/h以上,井漏后往往会造成井喷或井塌卡钻事故,属最严重的井漏。

第6题:

简述钻进中发生井漏后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立即停止钻进,快速向环空灌入钻井液,观察井口返出情况,灌入量必须大于漏失量,然后立即起钻。

第7题:

根据山前井地层特点,试述防止井斜方法有哪些?井斜后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选择合理的钻具结构、钻头选型合理、合理钻井参数、送钻均匀,加强测斜、采用PDC+螺杆、采用POWER-V。
2、井斜后,采用吊打、螺杆纠斜、回填、重钻。

第8题:

井漏的原因有哪些?井漏一般发生哪种地层,井漏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正确答案: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或水泥浆漏入地层中的现象即称为井漏。井漏是钻井中严重而又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
钻井过程中,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dP大于地层破裂压力fP便会发生井漏。引起井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井下地层破裂压力异常低,岩层孔隙度大、渗透性好,或有裂缝、溶洞等;另一方面是由于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如钻井液密度过大、压力过高,或开泵过猛以及下钻速度过快而造成井下压力激动等。井漏可能会发生在以下四种地层中:
(1)松散的或高渗透率的地层;
(2)天然裂缝性地层;
(3)诱导的裂缝性地层;
(4)洞穴性地层。井漏会造成钻井液池面下降,返出的钻井液量减小,严重的井漏则会使钻井液失去循环,只进不出,进而会导致井壁坍塌或井喷。

第9题:

简述不同类型井漏的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渗透性漏失可采用提高钻井液粘度、切力,适当降低密度、排量或起钻静止的办法;裂缝性漏失要用堵漏材料处理,按漏速不同可注入谷壳、锯末或水泥、石灰乳等进行堵漏;溶洞性漏失一般先填石子、投泥球等充填后,再用快干水泥等堵漏,或采用有进无出的办法抢钻过去,然后下套管封隔。

第10题:

井漏的预防主要有哪些办法?


正确答案: 1.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
2.降低井筒中钻井液的动压力;
3.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