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题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
  • B、阅读能力的提高建立在系统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 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
  • D、对阅读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评价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阅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阅读过程、体验和理解
B.阅读评价要培养阅读兴趣、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
C.阅读不考虑阅读量,要看阅读面
D.阅读应该多角度、有创意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的阅读量都有相应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l00万字。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第2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故选择D选项。

第3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_______出发。


参考答案:日常生活实际

第4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__________课程。


答案:
解析:
实践性

第5题:

教师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阅读教学中要避免使用比喻、排比等知识概念
B.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
C.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在评价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D.略读评价重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学生对于新课标的理解。虽涉及重要的课标知识,但考生立足个人理解研读选项便可做出正确选择。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是教师引导性的重要表现。B项正确。

A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如“比喻、排比”等知识。该观点阐释过于绝对,脱离具体情境。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略读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并不需要考查综合理解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6题:

某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写出读后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阅读书报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B.阅读书报杂志对精神世界影响更为强烈
C.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积累多样的写作素材
D.鉴赏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同样的个性化体验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中的总体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关于阅读能力,总目标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9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A项:阅读文学作品并鉴赏文学作品,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当选。

B项:书报杂志的阅读更侧重于提升学生提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对精神世界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如文学作品对精神世界的影响强烈。无中生有,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

C项:阅读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帮助,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增长见识。无中生有,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

D项:鉴赏文学作品,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非相同的体验。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应该是多元的。表述错误,排除。

第7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题眼是“根本目的”。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A、B、C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的体现。

第8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________和________;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阶段性。


答案:
解析:
数量关系;变化规律。

第9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应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2)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答案:
解析: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能力。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应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不断提升阅读品味。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认猛、缓、丈、逐、肢、肌、辽、血、液、宗、蹬、倒、浊、滋、润15个生字,会写暗、降、丈、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14个生字,正确理解文中出现的反义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与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与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神话故事提升想象能力,激发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热爱之情。
(3)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讲授课文
(一)初读,感知全文
1.自读全文,标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对照拼音读准。
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研读,体悟思想
1.研读第2自然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研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人类老祖宗创造宇宙美丽的样子。
3.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给其他同学讲一讲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
三、巩固练习
1.浮想联翩。请同学跟着配乐读课文,想象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以及创造出美丽宇宙的样子。
2.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并把它们记下来。
3.引导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一篇怎样的神话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喜欢的人听吗?你还喜欢哪些神话故事?下节课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10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数据分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收集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