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患者如何进行饮食指导?

题目

胃癌术后患者如何进行饮食指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进行术后饮食护理?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
(1)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在吞咽粗硬食物时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梗咽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症状,可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持续胸痛或背痛为晚期症状。
术后饮食护理要点:
(1)禁饮、禁食3~4日,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2)术后3~4日待肛门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后,拔出胃管,试饮少量水。
(3)术后5~6日可给全清流质,每2h100ml,每日可达6次。
(4)术后3周内若无特殊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普食,进食时应注意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多、过快,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
(5)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嘱患者饭后2h勿平卧,睡眠时将床头抬高,以防胃液反流。

第2题:

肺癌患者如何进行术后指导?


正确答案: ①术后体位: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肺叶切除术者,允许平卧或左右侧卧,全肺切除术者,采取1/4(向健侧)卧位。
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③呼吸道护理:应用呼吸机;持续低流量吸氧;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有效引流;适当增加病室湿度、保持空气湿润,给予雾化吸入。
④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一般在非上部和肺下部各置一引流管,上管排气为主,下管排液为主,以加速肺的复张,消灭残腔;全肺切除者早期,患侧胸腔闭式引流管要求夹闭不开放,防止纵膈摆动。如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汗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⑤疼痛控制:遵医嘱给以止痛剂,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⑥维持体液平衡:一般输液速度不超过40d/分,尤其全肺切除者应严格控制输入液体量。
⑦术后饮食:麻醉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甜食可促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⑧活动:术后第一天床上活动,术后第二天病情允许可床上坐起,术后第三天可以在别人协助下下床;锻炼患侧上肢,防止患侧上肢费用性瘫痪;做吹气练习,每日做十几次,以增加肺活量,利于肺膨胀。

第3题:

大手术后患者开始进食,护士应给予哪种饮食指导

A、软质饮食
B、流质饮食
C、半流质饮食
D、少渣饮食
E、基本饮食

答案:B
解析:
高热患者和大手术后的患者应给予流质饮食,食物呈液体状,如奶类、米汤等。因所含热量及营养素不足,只能短期使用。每2~3小时供食1次,每次200~300ml;流质饮食还适用于口腔疾患、急性消化道疾患、危重或全身衰竭等患者。

第4题:

术后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术后(),实施出院计划。

  • A、康复指导
  • B、饮食指导
  • C、心理指导
  • D、生活指导

正确答案:A

第5题:

肺癌术后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正确答案: (1)练习腹式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可减轻疼痛,促进肺扩张,增加肺通气量;
(2)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吹气球等促使肺膨胀;
(3)进行抬肩、抬臂、手达对侧肩部、举手过头或拉床单活动,可预防术侧肩关节强直,有利于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第6题:

胃癌术后如何进行胃管护理?


正确答案:(1)保存胃管负压引流通畅,胃管与引流管衔接处玻璃管口径要大,防止凝块堵塞管道。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每小时超过200毫升者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每日给予口腔护理。
(4)若管道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胃手术者冲洗压力宜低,每次20毫升。
(5)肠蠕动恢复,肝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第7题:

甲状腺癌患者如何进行饮食指导?


正确答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量多餐、均衡进食。术后给予温热或凉的流质或半流质。

第8题:

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如何恢复?


答案:
解析:
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管当口可少量饮水或服米汤,如无不适,第2日进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 -80ml,第3日进全量流食,每次100~150ml,若进食后无不适,第4天可进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温、软、易消化,少量多餐。开始时每口5~6餐,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并增加每次进餐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第9题:

在术后护理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 B、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C、根据手术方式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D、鼓励患者多休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如何指导卵巢肿瘤患者术后随诊?


正确答案: (1)良性肿瘤手术后1个月常规复查。
(2)恶性肿瘤病人在化疗期间,应指导、督促、协助患者克服困难,完成治疗计划。
(3)卵巢癌易复发,治疗结束后应长期随访监测,一般第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第二年后,每4~6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