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傩

题目

驱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A

第3题:

傩祭是湖湘民间最富巫文化特色的祭祀活动之一。如三清傩、五通傩、云霄傩、求子傩、保安傩、癫傩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傩戏nuï xì


正确答案: 戏曲剧种的一类。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的戏曲的统称。流布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演出多戴面具,表演较原始简单。各地名称不一,如安徽称“傩戏”,湖南、湖北称“傩堂戏”、“傩愿戏”,贵州称“脸壳戏”、“地戏”、“傩坛戏”等。

第5题:

出海大傩


正确答案:傩是古时驱除疫鬼的仪式,有天子傩和乡人傩之分。乡人傩在民间举行。在福建和台湾瘟疫比较流行,对人民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为驱疫保平安,沿袭古傩的某些形式,称之为出海大傩。在送瘟神疫鬼时,由20多人组成舟歌队,一人打鼓并领唱,其余人以号子伴唱,演唱者手持纸糊的船浆,边唱边作划船的样子。演唱内容均为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故事,配合舞蹈队表演,寓意以英灵来威慑瘟神疫鬼。

第6题:

傩舞是中国古代大傩祭祀中的驱鬼仪式舞蹈,其特征是戴牛皮面具,扮做鬼神歌舞。( )


答案:错
解析:
其特征是戴着木制面具,扮做鬼神而舞。

第7题:

“傩舞”是一种()舞蹈。


正确答案:祭祀

第8题:

综合探究。(6分)

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请你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吧。

【傩之源】

⑴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探究“傩”的含义。(2分)

材料一:“傩”(nuó)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部分组成,“亻”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表示它与远古农耕民族对神鸟的崇拜有关。

材料二:傩神就是太阳鸟,是光明的象征,代表人间正气,故用傩祭来驱鬼除疫。

【傩之研】

⑵请概述漳州浦南古傩的特点。(2分)

漳州浦南古傩,是一项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民俗舞蹈,流传于芗城区浦南镇。自唐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地百姓常举行古傩民俗活动。浦南古傩与台南南庙保安宫将爷一样,面具格外巨大;表演者不是直接把面具戴在头上,儿时顶住筐顶,并用竹子支撑一尊尊将爷的骨架,所以显得体型庞大,迥异于人。

2010 年8月,漳州浦南古傩的民间傩舞亮相世博,引来了世人的关注。2011年2月,浦南古傩被列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2011年5月,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申请商标注册 。

【傩之衍】

⑶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通过申请商标注册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再拟写两则保护傩文化的具体措施。(2分)


正确答案:
⑴祈求神鸟驱鬼除疫。
⑵示例:具有浓厚乡土风情;历史悠久;面具巨大;表演者显得体型庞大。
⑶示例:措施一:举办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傩文化。
措施二:拍摄有关傩文化的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

第9题:

石阡傩堂戏,又名什么?


正确答案: 又名“端公戏”,是一种面具戏。
可表演特技“上刀梯”、“下油锅”、“踩火焰砖”、“打飞叉”、“悬米斗”、“法术定鸡”等。

第10题:

截至2008年7月,江西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项,属于其中的是()

  • A、兴国山歌
  • B、南丰跳傩
  • C、婺源傩舞
  • D、乐安傩舞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