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居于中央位置的数,称为()。

题目

n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居于中央位置的数,称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系列中的随机变量为等权时,按大小递减次序排列,位置居于正中间的那个变量,称为()。

A、中值

B、均值

C、众值

D、普通值


参考答案:A

第2题:

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观测值,称为中位数
B:某个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
C: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
D:当观测值个数n为偶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n(n+1)/2为中位数
E: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答案:A,B
解析:
当观测值个数n为偶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当观测值个数为奇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n(n+1)/2为中位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第3题:

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所谓数据排序,就是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A

B



第5题:

8个同学排成一排的排列数为m,8个同学排成前后两排,其中前排3人,后排5人的排列数为n,则m、n的关系是( )。

A、n<m<2n
B、m<n
C、m>n
D、m=n

答案:D
解析:
对于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5人)可以理解成8个同学排成一排后将5个人移到后排.和排成一排的排列数相同。

第6题:

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后处于中央位置的那个数值称为()。

A、极差

B、众数

C、中位数

D、平均数


参考答案:C

第7题:

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或两个观测值,决定该组数据的中位数
B:某个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
C: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则位于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
D:当观测值个数为偶数时,则位于(n+1)/2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
E: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答案:A,B
解析:
当观测值个数n为偶数时,位于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当观测值个数为奇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第8题:

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数为居于中间位置两个数的平均数,即第(N/2)与第(N/2)+1位置的两个数据相加除以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下列关于累积百分声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L10为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
B. L90为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
C. 将测定的一组数据(例如100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第10个数据即为L10
D. 将测定的一组数据(例如100个数)从大到小排列,第10个数据即为L10

答案:D
解析:
提示 考查累积百分声级的概念。将测定的一组数据(例如100个)从大到小排列,第10个数据为L10,第50个数据为L50,第90个数据为L90。L10、L50、L90为累积百分声级, 其定义是:
L10--测量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

第10题:

我们在绘制柏拉图的时候,首先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A、从小到大排列,杂项数据无需考虑
  • B、从大到小排列,杂项数据无需考虑
  • C、从小到大排列,杂项数据放在最后
  • D、从大到小排列,杂项数据放在最后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