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铃薯病毒病症状。

题目

简述马铃薯病毒病症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
(2)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
(3)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铃薯帚顶病毒在马铃薯上引起的主要症状有那些?


正确答案: 植株:-------帚顶、奥古巴花叶和褪绿V型纹
帚顶症状:节间缩短,叶片簇生,植株矮化,束生奥古巴花叶:不规则黄色斑,环纹和线状纹褪绿V型纹:褪绿V型纹症状  薯块上的症状
初生症状(Primary Symptom)当年受侵薯块所表现出的症状。薯表轻微隆起,产生坏死或部分坏死,直径为1-5厘米的同心环纹,这种环纹并不局限于某一部分,常互聚在一起或分开。
次生症状:由病的母薯长成的植株所结的薯块的症状。畸形、大的龟裂,网络状小龟裂,横切面上,表面的坏死环纹环绕薯块,内部的坏死和这些效相连接,髓部的坏死斑常延伸至薯块端部的生殖根上。

第2题:

防止马铃薯病毒病的途径?


正确答案:(1)选育抗病毒的优良品种。这是防治病毒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2)对已感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为了迅速获得大量优质脱毒种薯,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①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②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治病毒再侵染,包括的措施有选地隔离、种薯催芽与播种、合理施肥、喷药防蚜、提前收获和刈蔓。
③凡进入种薯生产田的人员或使用的工具,事前都要进行消毒,用肥皂水反复洗手,用稀碱水消毒工具和鞋底。
(3)其他途径:在中原二季作和南方二季作地区采用秋、冬季留种,西南混作区采用高山留种等措施,对减轻马铃薯病毒病害也有一定效果。

第3题:

如何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


参考答案:(1)选育抗病毒的优良品种(2)对已感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1)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网室生产原原种→原种场生产原种→种薯生产基地生产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
2)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治病毒再侵染
(1)选地隔离(2)种薯催芽与播种(3)合理施肥(4)喷药防蚜(5)提前收获和割蔓

第4题: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和类病毒病?


正确答案: 1.建立无病留种田:幼芽鉴定法、茎尖脱毒法和实生苗留种。
2.栽种薯芽:趁晴挖薯选薯,经日晒后贮放在通风透光处,整薯催芽,选用健芽。
3.作垅栽培:可降低土温,使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同时可防止退化。

第5题:

马铃薯退化原因是病毒感染。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简述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正确答案: (1)策略:以培育和使用无病毒种薯为中心。
(2)措施:建立脱毒苗,建立无毒良种繁育体系,改进栽培措施,适当调整播期。

第7题: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的病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初期感染无特殊症状
后期:活动力差,摄食减少,虾的肝胰腺糜烂
组织切片:出现大量包涵体,使得核肿大,核仁被积压在核边缘呈新月型。
电镜观察:包涵体内有大量病毒颗粒
可引起肝细胞腐烂,常见包涵体,脱落而进入肝管中

第8题:

造成马铃薯纺锤病的是()

  • A、病毒
  • B、朊
  • C、类病毒
  • D、细菌

正确答案:C

第9题:

1845年,爱尔兰由于()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 A、马铃薯晚疫病
  • B、马铃薯病毒病
  • C、马铃薯环腐病
  • D、马铃薯青枯病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马铃薯软腐病症状。


正确答案: 本病主要在块茎上,其次在叶及茎上发生。病菌主要从皮孔和伤口侵入块茎组织。皮孔受害出现轻微凹陷,棕褐色至褐色,周围水渍状,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表皮下组织软腐,以后扩展成大病斑直至整个薯块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