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微灌系统的种类。

题目

简述微灌系统的种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微灌系统有以下五种:
1)滴灌;
2)微喷灌;
3)渗灌;
4)雾灌;
5)脉冲式微灌系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管好用好微灌系统中的过滤器?


正确答案:灌水过程中,要按操作规程要求,定期检查和冲洗过滤器,千万不要认为有了过滤器就万事大吉,冲洗时间早些晚些无所谓。滤网过滤器工作时,如果当过滤器上、下游水压差超过一定限度(2~5m,用压力表量测)时,即应进行冲洗。冲洗方法有手工清洗和自动清洗两种。手工清洗方法是关闭水泵,扳动过滤器手柄,放松螺杆,拆开压盖,取出滤芯刷洗滤网上的污物,并用清水冲洗干净。自动清洗是过滤器不停止工作,当上下游压力差超过限值时,自动打开冲洗排污阀门,冲洗20~30s后关闭,然后恢复正常运行。砂石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超过3~5m时就要进行反冲洗。要注意控制反冲洗水流的速度,以防冲走作为过滤用的砂砾料。灌溉季节结束,要取出滤网过滤器的滤芯,刷洗凉干后备用。对砂石过滤器要彻底反冲洗;用氯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微生物生长;要排干过滤器中的水并保持干燥,检查是否有砂结块,如有结块和粘着的污物应予清除,如果由于冲洗使过滤砂数量减少,需补充相应粒径的砂石,必要时可取出全部过滤砂石层,彻底冲洗后再重新逐层放入过滤器罐内。

第2题:

简述灌排系统规划布置原则。


正确答案: (1)沿高地布置,力求自流控制较大的控制面积
(2)灌排结合,统一规划
(3)要安全可靠,尽量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以求渠床稳定、施工方便、输水安全
(4)力求经济合理,尽量做到渠线短,交叉建筑物少,土方量少,拆迁民房少
(5)便于管理,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
(6)要考虑综合利用,尽可能满足其他用水单位的要求
(7)积极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第3题:

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出溜灌都属于微灌系统的范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微灌系统选择聚乙烯管(PE)的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聚乙烯管有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管为半软管,管壁较厚,对地形适应性强,是目前国内微灌系统使用的主要管道。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管为硬管,管壁较薄,对地形适应性不如高压聚乙烯管。微灌用高压聚乙烯管材是由高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稳定剂、润滑剂和一定比例的炭黑经制管机挤出成型。其密度为0.92~0.94。它具有很高的抗冲击能力,重量轻,柔韧性好,耐低温性能强(-70℃),抗老化性能比聚氯乙烯管材好。但不耐磨,耐高温性能差(软化点为92℃),抗张强度较低。为了防止光线透过管壁进入管内,引起藻类等微生物在管道内繁殖,增强抗老化性能和保证管道质量,要求聚乙烯管为黑色,外观光滑平整、无气泡、无裂口、沟纹、凹陷和杂质等。管道同一截面的壁厚偏差δ不得超过14%。

第5题:

微灌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和灌水器等四部分组成。
(1)水源。河、湖、渠、塘、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的水源,但水源水质必须符合微灌对灌溉水质的要求(参见《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而且,无论何种水源都必须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方可进行灌溉。
(2)首部枢纽。通常由水泵及动力机、控制阀门、过滤装置、施肥装置、测量和保护设备等组成。首部枢纽一般均布置在微灌系统的首部。其中过滤装置和施肥装置以及控制阀门等也可安装在干、支管进入每间设施或各组设施群的首部。
(3)输配水管网。一般分干、支、毛三级管道。干、支管道常埋在地下,可采用UPVC管或PE管。毛管在设施内,可铺设于地面上,也可埋入地面下,视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毛管必须采用PE管,内径一般为10~16mm。
(4)灌水器。有滴头、微喷头、涌水器、滴灌带、滴灌管和多孔管道等多种形式。设施内使用的灌水器一般均放置在地表或悬吊于设施屋架上。灌水器依水流的出流形式不同,有滴水式,漫射式,喷水式或涌泉式等多种类型。

第6题:

简述微灌的特点。


正确答案: 微灌是按照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利用专门的设备或自然水头加压,通过低压管道系统末级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将水分和养分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量的施于作物根层的部分土壤的灌水方法。
特点:
(1)局部湿润土壤:以浇灌作物为主。
(2)灌水量小、灌水周期短,属微量精细灌溉范畴
(3)灌水质量高
(4)工作压力低,节约能源

第7题:

微灌系统有哪几种类型?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种植类型,微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


正确答案: 固定式微灌系统是指全部管网安装好后不再移动,固定在地表或埋入地下。这种类型的系统常用于宽行作物,如果树、葡萄等。
移动式微灌系统千、支管道为固定的,仅田间的毛管是移动的,一条毛管可控制数行作物,灌水时,灌完一行后再移至另一行进行灌溉,依次移动可灌数行。这样可提高毛管的利用率,从而大大降低设备投资。这种类型的微灌系统常用在较密植的大田作物和宽行的瓜类等作物。根据管网安装方式的不同,微灌系统又可分为地表式和地埋式微灌系统。地表式一般是指支毛管铺设在地面上,其优点是管网安装较省工,也便于检修,缺点是有碍田间耕作,设备易于老化和损坏。地埋式则可避免地表式的缺点,但却不便检修,因此,在选择时要根据当地条件权衡其利弊而定。

第8题:

微灌系统通常有哪些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

第9题:

简述微灌系统的组成。


正确答案: 微灌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有压水源,
2)首部过滤器,
3)干支线输水管网,
4)田间首部,
5)灌水器。

第10题:

微灌系统使用拦污栅、沉淀池等工程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为了减轻过滤器的负担,应在它们的前边用拦污栅、沉淀池等工程措施对水质进行初步净化。拦污栅用于拦截水源中的枯枝残叶、杂草、藻类和其他较大的飘浮物。沉淀池用于沉淀水中的砂粒和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