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庚子事件后,清王朝试图通过()恢复其权威性。A、坚持顽固B、实行新政C、迎康有为、梁启超归国D、彻底消除满汉畛域

题目

在庚子事件后,清王朝试图通过()恢复其权威性。

  • A、坚持顽固
  • B、实行新政
  • C、迎康有为、梁启超归国
  • D、彻底消除满汉畛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盛世危言》中表达了希望清政府立宪法、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郑观应

D、谭嗣同


参考答案:C

第2题:

( )的设置是清王朝实行满汉联合、以汉制汉统治方式在军事上的具体体现

A.八旗制度
B.督抚制度
C.绿营的普遍设立
D.都司卫所制度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对于清朝军制的具体考查。为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确保国家统一和对内实施镇压,清廷实行八旗兵在重要之地重点驻防与汉人绿营兵的各省普遍设置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形成从内地到边疆的严密的军事控制。绿营兵是由汉人组成的军队,同为国家的经制兵,是清朝赖以维护统治的主要力量。

第3题:

坚持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改良派思想家是()

A.谭嗣同

B.黄遵宪

C.康有为

D.梁启超


参考答案:C

第4题:

清末新政是由()发动的。

  • A、清王朝的保守派
  • B、清王朝的改良派
  • C、清王朝的洋务派
  • D、清王朝外部势力

正确答案:A

第5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由进步、爱国蜕变为保守、落后,其社会原因是()①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③康有为、梁启超已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已阻碍民主共和潮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第6题:

评述清末新政时期的“庚子兴学”。


答案:
解析: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随即八国联军武装干涉入侵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中国要从1901年向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1909年,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美国决定退还部分庚款,并以此作为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此即“庚款兴学”。(1)庚款兴学的促成和成因美国退还庚款并非偶然之举。早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就因索款过多,加之各方面的考虑,萌生退款之意。退款举动最初始于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向美国当局提出倡议,要求核减赔款:“贵国如能倡首,义声所播,兴起闻风矣”。后在国务卿海约翰和传教士明恩溥等人的推动下,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1907年12月3日的国会咨文中,要求国会授权退还庚款,作为教育之用,而向美国派遣留学生是其主要形式。这一提案在参议院顺利通过。1908年5月25日,美国总统签署此案,并于7月11日通知清政府。规定:美国原收受赔款总额为24440778. 81美元,现减为13655492. 69美元,退还11961121. 76美元,1909年到1937年退还,数额不等。具体实施方法是:①1909年1月1日退款开始,中国政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留学美国,接受高等教育;②创办清华学堂作为学生留美前的预备学校:③在京设留美学务处,负责选派留学生;④在华盛顿设留美学生监督处,负责学生管理事宜。庚款留美就此形成。而美国退还庚款并用于留学,并非纯粹出于道义。可以说,庚款兴学的形成是中美双方共同的意愿,是中美双方分别追逐各国利益的共同产物。首先是美国出于维护在华利益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一个实力雄厚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已经完成对美洲大陆的扩张,开始向太平洋地区渗透,而中国则处于太平洋地区的中心,因此,美国退还部分庚款是出于其对华利益的需要。当时中国人民群众的反帝运动使美国意识到,武力不是作为获得在华利益的最佳手段。他们认识到:“为了扩张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些钱,即使只是从物资意义上说,也能够比用别的方法收获更多”。其次是美国为缓和中国民众的反美情绪,改善美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重新获得中国年轻人的信任与好感。20世纪初,由于中国回收粤汉铁路等一系列事件,引发中美矛盾不断,中国人对美国敌视加深。尤其是美国拒绝修改排华法案而爆发全国性抵制美货运动,不仅使美货在中国市场受到沉重打击,而且使美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声誉也降至低点。当时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便向罗斯福建议,用退还庚款余额的做法来缓和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美情绪。再次是清政府的政策需要及国家利益的驱使。经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在教育方面提出“设学堂,废科举,奖游学”,将派遣留学生作为新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清政府注意到,早年留学幼童回国后在清政府的一些部门任职,表现甚佳,这使清政府认识到美国学堂教果明显,对中国极为有利。(2)庚款兴学的影响美国退还部分庚款用于兴学,不仅引发其他国家退款风潮,也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扩大了美国的在华影响力。第一,带来了清末留学新风向,引发各国的退款风潮,大大减轻了中国赔款的负担。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国是日本,留日学生总数已远远超过到欧美各国的留学生总数,但在美国退还部分庚款后,中国政府开始按双方协定派遣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受此影响,官费、自费到美国学习的学生逐年增加。据统计,1924年留美学生就达1637人,客观上推动中国留美教育的发展,使美国逐渐成为留学教育的主要国家。而在美国退还部分庚款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不公正性引起各国进步人士的注意,重新看待庚子赔款,同时在美国退还庚款得到中国朝野的普遍赞扬并有力地改善中美关系后,各国当局受美国的启发,出于在华利益的考虑,也纷纷退还了部分庚子赔款。第二,推动了中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受“庚款兴学”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后来中国实行的“六三三四”学制,就是模仿美国的“六三三制”而来的。而在庚款留学后归来的留学生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如胡适、梅贻琦、竺可桢等。对科学事业的影响,则更为直接、深刻。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主要是接受西方技术体制的影响,更主要是接受美国的影响。我国大学众多学科的创建人大部分是留学生,如化学领域的侯德榜、朱子清等:建筑领域的茅以升、梁思成等;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些颇有建树的大家也都是留美学生,如语言学家赵元任、文学家闻一多、人口学家马寅初等。第三,传播现代民主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由于庚款留学生长期在美国生活,对美国的政治制度、观念有较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并认为这些制度可以在中国实行,因而积极地反对封建势力,反对北洋军阀和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要求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庚美留学生积极宣传,启蒙民主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庚款留学生胡适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们还从人权和法制的角度,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进行抨击,甚至直接投身民主革命运动,不惜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而献身。留学生中李公朴和闻一多为反对蒋介石打内战,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献身。此外,庚款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美国在华的影响力,培养了部分亲美势力,留美学生长期在美生活,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观念有了深入理解和认同,并在中国加以推行,这使得美国的民主自由及价值观念为部分中国人所接受,扩大了在华影响力。(3)庚款兴学的性质虽然庚款兴学对我国近代社会产生极大影响,但由于它是屈辱的庚子赔款的特殊衍生物,对于庚款兴学的性质认识一直众说纷纭。一些人从退款的动机出发,进行道德评价,认为庚款兴学是为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因此,将其看作文化侵略而予以否定。有些人虽然加以肯定,但从道德原则出发,批评美国对退款用途加以限制,是干涉中国主权。但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庚款兴学的确对我国的社会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庚款兴学的积极性是无法否定的。美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这也不能斥之为侵略,国家的外交行为必须为本国利益服务。虽然庚款兴学是由庚子赔款而来,带有国耻意味,并夹杂着美国谋求在华利益的意图,但从其影响来看,庚款兴学对中国的贡献是极大的,应客观地看待庚款兴学。1909年的庚款兴学对中美两国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它是美国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对中国制定的外交政策,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引发各国退款风潮,减轻中国赔款负担,加速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美国也扩大在华影响力。应该说,庚款兴学利远大于弊。

第7题:

()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蔡元培


B

第8题:

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明确提出了( )。

A、立宪法

B、开议院

C、倡民权

D、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利

E、实行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BCDE

第9题:

在《大同书》中提出了男女平等、改革婚制、废除家庭等主张。其作者是()

  • A、魏源
  • B、谭嗣同
  • C、康有为
  • D、梁启超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的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章太炎
  • D、谭嗣同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