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解释它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

题目

怎样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解释它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它的归宿点就是揭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怎样推动他们本身和他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它虽然反对唯心史学以抽象的人性意识、精神等作为观察和解释历史的前提,却不否认人性、意识和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
②唯心史观揭示了人本身或者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恩格斯称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③该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并不否认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或一般规律的科学,因为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的三层含义及其与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根本的区别?


参考答案:

①它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他们虽然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但绝不是唯心论者所认为的在历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群氓,而是“能动的表现自己的”人,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平凡的劳动从事着变革现实的“自主活动”的人。
②它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或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想象的“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③它是指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设想的那样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
④是以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着发展的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为前提,还是以想象中的具体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和他们的意识为前提,就成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水岭。


第2题:

为什么说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


参考答案:

(一)人们认识过去和推测未来,都是以现在为立足点和启动点的。离开了现在这个立足点和启动点,既不可能认识过去,也不可能推测未来。人们总是为了现实的需要采取认识历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二)说出发点来自于现实,是指历史学家想要研究什么历史问题,或者说想要研究哪方面的历史,是由现实生活的刺激引发的;而且认识历史的目的,也是由历史学家在现实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决
定的。说历史认识的归宿点也是现实,指的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的目的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影响现实。
(三)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生活,这是历史认识的产生和形成规律决定的。


第3题:

为什么说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参考答案:

从理论体系来看,是因为它的前提或出发点是人,它的归宿点也是人。“现实的个人”或“现实的人”这个前提或出发点,是针对唯心论者和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用以作为他们的理论前提的抽象的“人”而提出来的,指的是真实的、“有生命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和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所说的那种“幻想中的人”。
这就使我们看到,是以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着、发展着的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为前提,还是以想象中的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和他们的“意识”为前提,就成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的分水岭。
以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为前提,就能科学地阐明现实的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如何在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下发展的历史过程,阐明现实的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等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而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由此形成具有完整科学体系的唯物史观或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而一切以抽象的“人”和他们的“意识”或他们永恒不变的“人性”为前提的理论,必然导致唯心史观,就必然把历史的动力归结为“精神”、“意识”等等。因为以抽象的人为前提,实际上就是以抽象的“人性”或“意识”为前提,也就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
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它的归宿点就是揭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怎样推动他们本身——包括他们的人性——和他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因此我们说,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第4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正确答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5题:

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生活。( )《( )》


答案:对
解析:

第6题:

怎样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解释它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


参考答案:

①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它的归宿点就是揭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怎样推动他们本身和他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它虽然反对唯心史学以抽象的人性意识、精神等作为观察和解释历史的前提,却不否认人性、意识和精神在历史上的作用。
②唯心史观揭示了人本身或者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恩格斯称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③该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并不否认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或一般规律的科学,因为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7题: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

A.把“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把“培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把“实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C
解析:

第8题:

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参考答案: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在实 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能力──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着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

第9题: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

A把“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把“培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把“实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

第10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