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走向多元化。

题目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走向多元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那么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的特征则是走向了多元化。现代主义虽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它在设计界的一统天下己被打破了,而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现代主义理论根植于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对这种功能主义信条的质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又适逢几位现代主义大师相继去世,新一代的设计师开始向功能主义提出了挑战,这成了设计走向多元化的起点。功能主义的危机主要在于它在很多方面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鼓励消费、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相背离。
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Society)是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为特征的。这些市场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工业设计必须以多样化的战略来应付这种局面,并向产品注入新的、强烈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能够做到小批量多样化。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设计多元化的繁荣。其中有稳健的主流,有先锋派的试验,也有向后看的复古。
60年代后主要流行的设计流派有:
理性主义: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新现代主义: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所谓的“硬边艺术”,多采用圆柱体、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形状,选材上广泛应用不锈钢、镀铬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表面处理偏爱材料本身的质感。波
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后现代主义:一种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设计思想。
解构主义:一种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的所谓解构主义哲学。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公众趣味逐渐取代了设计机构的说教而成为设计师关心的焦点,各种装饰图案和“艺术”形式开始复兴。工业设计协会对这种趋势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大力宣传“高尚、健康的情趣”和“雅致的生活环境”,并对美国流线型风格的浸染提出了批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英国设计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了一系列新的评选程序,以保证其展出的“优良设计”能满足新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
非物质设计:即从物的设计转变为非物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从占有产品转变为共享服务。非物质主义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重新规划,在更高次上理解产品和服务,突破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去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总体上看,以现代主义基本原则为基础的设计流派仍是工业设计的主流,但它们对现代主义的某些部分进行了夸大、突出、补充和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理解设计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

1、多种风格并存
2、强调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第2题:

简述20世纪60年代设计走向多元化的三种典型风格的特征。


参考答案:

波普风格的设计则是波普艺术思想在设计中的一种体现。波普艺术是现代西方艺术思潮,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Pop是英语Popular一词的缩写,意思是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波普风格设计是受波普艺术影响,而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
波普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视觉源泉,从最常见的工业产品和生活垃圾,如罐头盒、汽水瓶、包装纸,直到电影明星的形象等都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摹仿形式,然后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这些产品形象诙谐、轻松,常常是象征性图案,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色彩艳俗,强调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摆脱正统和强调实用的设计形式,表现出强烈的通俗、乐观的可消费性。 波普设计对美国设计影响最大
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中,意大利的曼菲斯设计集团可以说最具有代表性。该设计集团是在被称为意大利头号反主流设计的倡导者爱多尔·索塔萨斯发起成立的。从它的命名过程和家具设计就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某些理念特征。
曼菲斯设计集团,是意大利一群青年设计家组成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成为影响西方社会设计潮流的重要力量,是国际公认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领头羊。
“曼菲斯”的设计倾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开放式的设计思想。“从‘曼菲斯’看来,整个设计界长期以来宣扬的功能主义、包豪斯、未来主义等等, 都是企图对设计原则做出一个思辨性的、逻辑性的、唯理性的结论。
对功能的新解释。现代主义对产品功能的着力研究, 产生了当代人体工学的新发展, 满足人体工学的数学和物理的要求, 便也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目标。
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曼菲斯”设计家们认为: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是某种文化体系的隐喻或符号。一个设计师,当他完成了某一件产品的设计时,他不仅肯定下来了一种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且肯定了某一种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价值指标。
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对于材料,“曼菲斯”设计家们不仅把它看成是设计的物质保证,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感情的媒介,是设计师表现自我的一面镜子。
装饰不是罪恶。功能主义者的口号“装饰是罪恶”,也受到了“曼菲斯”的批判,“曼菲斯”设计师十分重视装饰,把装饰作为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木材的纹理是由内部和结构决定一样。
高科技风格是现代技术在设计艺术中应用的具体体现,其特征是强调技术特征和高品味,首先表现在建筑领域,而后发展到产品设计之中。


第3题: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

A、单一化

B、系统化

C、多元化

D、科学化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混合型多元教育体系阶段。主要表现在()。

  • A、教育机构多元化
  • B、教育形式多元化
  • C、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 D、职业教育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后现代设计形成了怎样的多元化设计面貌?


正确答案:形成了包含:高技派风格、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微电子风格、减少主义、地方主义等纷繁多样的后现代设计探讨,它们从不同侧面促进了后现代设计的发展,本身就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第6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走向多元化。


参考答案: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期,那么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的特征则是走向了多元化。现代主义虽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它在设计界的一统天下己被打破了,而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现代主义理论根植于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对这种功能主义信条的质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又适逢几位现代主义大师相继去世,新一代的设计师开始向功能主义提出了挑战,这成了设计走向多元化的起点。功能主义的危机主要在于它在很多方面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鼓励消费、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相背离。
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Society)是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为特征的。这些市场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工业设计必须以多样化的战略来应付这种局面,并向产品注入新的、强烈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能够做到小批量多样化。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设计多元化的繁荣。其中有稳健的主流,有先锋派的试验,也有向后看的复古。
60年代后主要流行的设计流派有:
理性主义: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新现代主义: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所谓的“硬边艺术”,多采用圆柱体、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形状,选材上广泛应用不锈钢、镀铬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表面处理偏爱材料本身的质感。波
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后现代主义:一种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设计思想。
解构主义:一种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的所谓解构主义哲学。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公众趣味逐渐取代了设计机构的说教而成为设计师关心的焦点,各种装饰图案和“艺术”形式开始复兴。工业设计协会对这种趋势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大力宣传“高尚、健康的情趣”和“雅致的生活环境”,并对美国流线型风格的浸染提出了批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英国设计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了一系列新的评选程序,以保证其展出的“优良设计”能满足新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
非物质设计:即从物的设计转变为非物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从占有产品转变为共享服务。非物质主义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重新规划,在更高次上理解产品和服务,突破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去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总体上看,以现代主义基本原则为基础的设计流派仍是工业设计的主流,但它们对现代主义的某些部分进行了夸大、突出、补充和变化。


第7题:

宋明以后,皇位继承制度走向稳定与规范。宋朝除太祖与太宗是兄终弟及,太宗以后基本都是父子相传。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对于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的注意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从教技术的形态设计走向教运动的形态设计

B、从施教者角色的设计走向学习者角色的设计

C、从课程执行者角色走向课程开发者角色的设计

D、从单一视角评价的设计走向整体视角评价的设计


答案:C

第9题:

公司多元化以后的战略选择一般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1)扩展一家多元化公司业务基础的战略(扩大多元化范围)
(2)旨在收缩至更窄多元化基础的剥离战略(放弃某些业务,缩小多元化范围)
(3)业务重组战略(重组公司的业务组合)
(4)跨国多元化经营战略(进行多国多元化)

第10题:

煤层倾角大于15度以后,综采走向长臂工作面的防止液压支架下滑的措施。


正确答案: ①自始至终由工作面下部向上移动,以阻止采空区滑动矸石冲击支架尾部;
②采用间隔移架,增加支架对煤层顶底板的摩擦力;
③加强输送机的管理,严防输送机下滑牵引支架下滑;
④保持排头支架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