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话务量A、呼损P和线群出线数V三者之间的关系。

题目

描述话务量A、呼损P和线群出线数V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中继电路的设置,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

A.本地网中汇接局之间和同一个汇接区内的端局与汇接局间的中继电路均应配备呼损≤1%的低呼损基干电路群

B.本地网中的端局DL与设在该本地网中的长途局DCx之间(即长市中继线)应配备呼损≤0.5%的低呼损基干电路群

C.话务关系密切但分属两个汇接区的端局间,当其来、去话话务量总和>42Erl时,可建立低呼损直达中继电路群

D.话务关系较密切但分属两个汇接区的端局间,当其来、去话话务量总和大于24Erl而小于42Erl时,在符合经济的原则下,可配置高效直达中继电路群


参考答案:A, B, C, D

第2题:

MSC与它所辖的BSC之间应设置低呼损率电路群,呼损指标不大于()%。

A.0.5

B.1

C.2

D.3


参考答案:A

第3题:

以下关于话务量的描述,哪个(些)是正确的().

A.话务流量就是单个源产生的话务量,单位是erl。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我们也常把话务流量简称为话务量;

B.10个话音用户产生的话务流量可以大于10erl;

C.使用爱尔兰B表可以通过给定的服务器(信道)数量配置,呼损率gos,得到支持话务量,或者相反,通过话务量,呼损率查表得到信道数配置;

D.只要服务(信道)数大于源(实际用户)数,就可以达到零呼损率;


参考答案:A, C, D

第4题:

单机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长和每用户忙时试呼次数之间的关系:BHCA/用户=单机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长。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ErlangB模型描述了以下哪几个因素的转换关系()

  • A、预测话务量
  • B、预测用户数
  • C、期望服务等级(呼损)
  • D、载波配置数量
  • E、业务信道(中继数量)

正确答案:A,C,E

第6题:

一级汇接中心之间应设置低呼损电路群,呼损指标不大于()。

A.0.02

B.0.01

C.0.005

D.0.03


参考答案:B

第7题:

允许话务量溢出的路由为()

A.基干路由

B.低呼损直达路由

C.高效直达路由

D.C1级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


参考答案:C

第8题:

二级网结构中,各汇接局之间建立低呼损直达中继电路群,汇接局与其所属端局之间设置()电路群。

A.高效直达

B.低呼损直达

C.直达


参考答案:C

第9题:

基干路由电路群的呼损标准是为保证全网的接续质量而定,它的呼损应小(),话务量不允许溢出到其它路由。

  • A、0.5%
  • B、1%
  • C、2%
  • D、5%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话务量是如何定义的?什么是呼损率?


正确答案: 话务量指在一个单位时间(1小时)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时间的乘积;一个通信系统里,造成呼叫失败的概率称为呼损率。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