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200万元B、250万元C、300万元D、500万元

题目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200万元
  • B、250万元
  • C、300万元
  • D、500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中,构成专利侵犯的是( )。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B
(1)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行为仅包括“制造、销售和进口”,而不包括“使用和许诺销售”;
(2)侵害“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行为包括“制造、销售和进口”以及“使用和许诺销售”。

第2题: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00万元
B:25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答案:A
解析:
【考点】专利侵权行为【详解】《专利法》第65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据此,确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先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本题中,甲作为权利人的损失为100台*2万/台=200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甲公司2011年5月14日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权行为 的是( )。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进口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A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因此,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不构成侵权行为。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
[解题技巧]使用本身并不会盈利,而且,使用者大多数是消费者,不能把广大使用侵权产品的消费者作为违法者。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自觉不自觉使用了侵权产品。

第4题: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 )

A.200万元
B.25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的计算。 《专利法》第65条第1款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本题中,专利权人甲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确定,为200万元,故A项当选。考生应注意,只有当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才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

第5题:

甲公司2000年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答案:B
解析:
(原答案为B,答案应为BC)。销售、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构成专利侵权的。使用该专利产品不构成专利侵权。

第6题: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为联产品。6月份发生加工成本400万元。甲产品和乙产品在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总额为500万元,其中甲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300万元,乙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200万元。采用售价法分配联合成本,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 )万元。

A.240

B.360

C.500

D.450


正确答案:A
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400÷500×300=240(万元)。 

第7题:

甲公司2000年获得一项外观涉及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哪些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答案:B,C
解析:
这是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第三卷第15题原题,根据当时《专利法》第11条规定,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犯只有三种表现,即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涉及专利产品,使用与许诺销售并不构成侵权,所以当时答案为B。《专利法》修订后,“许诺销售”也构成侵权

第8题:

甲公司2010年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 )。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BC
BC。解析:新修订的《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A、D项未构成对该专利权的侵犯。

第9题:

甲公司2009年5月14日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权行为的是()。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进口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知识点。按照法律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因此,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不构成侵权行为。选项A的说法正确。

第10题:

甲公司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权。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根据专利法律制度的规定,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中,构成专利侵权的是( )

A.购买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后销售给丁公司
B.购买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后许诺销售给戊公司
C.购买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后许诺销售给庚公司
D.购买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后自己使用

答案:C
解析:
(1)选项AB:丙公司从专利权人甲公司手中购买的是合法产品,丙公司事后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无论是“自己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均不构成专利侵权;(2)选项CD:丙公司从乙公司手中购买的是侵权产品,丙公司事后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无论是“许诺销售或者销售”给第三人,均构成侵权;如果是丙公司自己使用,是否构成侵权取决于甲公司的专利类型:①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构成侵权;②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不构成侵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