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MIGA机制的特点与优点

题目

试析MIGA机制的特点与优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


答案:
解析:
(1)两种理论都是接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并结合中国教育实际而形成的。陶行知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在实践中感到行不通,而将杜威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陈鹤琴也不讳言“活教育”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更多是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完全是一种新 的试验。 (2)都反对传统书本教育,但并不忽视书本的地位。陶行知认为传统书本教育是以书本为教育,学生只是读书,教师只是教书,其结果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当然,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但书不过只是工具,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陈鹤琴认为传统的书本教育是把书本作为了学校学 习的唯一材料,把学校与社会、自然隔离了,培养的是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当然,将书恰当地作为参考材料,书还是有用的。 (3)都反对课堂中心和学校中心,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联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以社会为学校,把学校的一切都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陈鹤琴提出“大自煞、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育课程的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 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4)都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强调“做”在教学中的地位。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主张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5)都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生活和主体性,提倡相信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陶行知认为儿童生活是学校的中心,教育不能创造儿童,其任务只是帮助儿童发展,为此教育者应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陈鹤琴主张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儿童 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第2题:

如何评价《建立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简称《汉城公约》)所确立的MIGA机制?


正确答案: 1、miga体制源于opic体制,又高于opic体制。
2、miga是当今世界南北两大类国家之间经济上互相依存、冲突、妥协和合作的产物。
3、这种妥协结果之一,就是作为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自我限制本国在外国投资担保问题上的主权。
4、另一结果是成员国中的发达国家同意敦促本国投资者更加尊重东道国,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主权。
5、突出特点在于它对吸收外资的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同时赋予“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外资所在的东道国,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miga股东,承担部分外资风险承担的责任。

第3题:

试析《红与黑》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红与黑》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主人公于连·索黑尔短暂的一生,艺术地再现了法国十九世纪最初三十年的社会风貌,突出地描写了波旁王朝时期复辟与反复辟的尖锐斗争。《红与黑》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斯丹达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红与黑》中,作者通过于连生活的不同阶段具体描写了三个典型环境:唯利是图的维立叶尔城,森严恐怖的神学院,阴险伪善的巴黎。这些环境对于连性格的发展和变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红与黑》表现出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斯丹达尔被称为“人类心灵的观察家”,他擅长用细腻生动的文笔来描写人类心理极其微妙的变化,来展示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在作品中,他对于主人公于连在不同环境中的感受、关键时刻的内心斗争、爱与恨、骄傲与自卑等心理活动,都刻画得十分具体真实。此外,《红与黑》结构完整严密。作品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选择了三个典型环境,从维立叶尔城到贝尚松省神学院,再到巴黎的贵族社会。三个典型环境的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它们由偏僻外省到首都巴黎,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深入,脉络清晰。这种逐层升高、阶梯式的结构和于连的奋斗进程构成有机的联系。

第4题:

试析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杜甫继承了《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纪事纪言,采用的是一种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于纪实描写中饱含诗人对现实的态度,爱憎鲜明,是非自见。
(2)虽是写实,杜甫的以时事入诗却包含泪水和深情。除了他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外,还在于他本人就是这苦命人中的一员,他的命运也就是一般人的遭遇。只要真实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叙述出来,也就成了人民的代言人。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藉记事以抒情,将记事和抒情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杜诗具有“诗史”的性质,由于有对离乱生活的切身体会,他才能含泪写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北征》,写出“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的《羌村》,以及生动描写现实生活画面的“三吏”、“三别”等杰出诗篇。
(4)杜甫写实手法,不仅运用于他那些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里,也充分表现在他创作的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里。他的以贫贱夫妻、饥寒儿女的生活情景描写,以及思亲念友的情感抒发的“家事诗”,都是相当写实的。带记事性质的抒情诗在他创作中占了重要的位置。
杜甫的纪行诗使纪行和山水描写再次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在对山水的描摹中,有着时代的风云和自己的身影,使山水草木充满着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迟暮飘零之感。表现为注重写实,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深细精准。
(5)以叙事写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细微而真实;以纪行方法写山川风物,精确而传神,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杜甫的诗歌以反映社会人生为目的,其作品取材多半是当代的时事和自身经历。他有尖锐细密的观察力,以惊人的写实手法表现所目睹的一切,在叙述事件、表达情意和描画景物方面,显得格外生动真实。

第5题:

试析唐律的特点。


正确答案: 唐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法制臻于完备。
首先,法律形式的体系化。律、令、格、式在唐朝有明确的界定,且四种法律形式是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封建法律由庞杂、界限不明到唐朝发展为完备周密的体系。其次,法律内容空前完备。唐朝的法律内容包括了刑事、民事、行政、经济、诉讼审判等各个方面,且各方面的制度规定也比较完善全面。再次,法律解释的精当。《永徽律疏》中对律文的解释分为“注”、“疏”、“议”和“问答”几个层次,分别对律文进行解释、补充、阐释、答疑,对律文采用限制、扩张、类推、举例、辨析、创新解释等多种解释方法,引用大量的儒家经典令、格、式,协调律文间的关系,言简意赅,逻辑性强,表现了极高的律学水平。
(2)礼法合一
所谓礼法合一是指儒家的精神原则已经完全融合到法律中,两者水乳交融,合而为一。唐律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表现了这点。
首先,唐律中的制度原则不少是从儒家经典中直接照搬或演绎而来。如八议制度,准五服以治罪,矜恤原则等等。其次,唐律的修订一准乎礼;再次,唐律的疏议都以儒家的理论为标准,疏议大量引用儒家经典,共有十多种;最后,唐律中的罪名和量刑也深受儒家精神影响。
(3)刑罚最为宽平
唐律对犯罪的处罚最为宽大,表现如下:
第一,重罪条款大为减少;第二,废除了酷刑、肉刑,无论和秦汉相比还是和明清相比,都显得最为平允;第三,株连范围最窄。

第6题:

试析文献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第一,可研究那些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
第二,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的优点。
第三,适于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
第四,费用较低。
缺点:第一,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第二,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于对比。
第三,编码困难,难以数量化。
第四,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

第7题:

试析影响农户投资动力机制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投资动力的源泉是农户、社会对物质财富的需要。影响动力机制的主要因素:
(1)农户生活水平。农民生活水平高,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大。
(2)政策导向。如政府2002年以来,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粮食购销市场,把原来通过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间接给农民的补贴调整为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每年可以计算的农业补贴,美国为512亿美元,欧盟为209亿美元,日本为204亿美元。
(3)市场需求。在保持粮食作物总需求稳定增长的同时,对林牧渔业需求明显增加。遥感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使农业生产出现新的突破。但目前中国农业的科技含量只有40%,而发达国家为60%~80%。
(5)农地收益。据研究,农地收益每增加1%,单位耕地农户投资可增加0.49%。或每亩税后纯收益每增加1元,亩均生产费用现金支出会增加0.95元。
(6)农业信贷。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农户投资中大约2/3来自于农户自有收入1/3来自于农业贷款。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7)农地规模。据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户均种植面积为0-5亩的农户,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为4589.6元;户均10-15亩、15-20亩的农户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分别为4413元和4700元;户均20-50亩、50-100亩的农户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分别是5814.7元和10469.8元。中国农户中大部分属于微型的、自给半自给农户。而土地面积越小,土地所承担的农民社会保障功能越重(温铁军)。土地面积相对较大的农户也难于考虑导入大型机械
(8)农地承包期。农户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明显的长期性,相当一部分投资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得到回报。长期稳定的承包关系将会对农户投资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9)农民负担。如教育、医疗等负担过重,也会减少投入。
(10)国际竞争力。近几年,由于粮食成本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食糖等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但劳动相对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花卉、水产品、畜产品及农产品等)国际竞争力较强。

第8题:

简述《汉城公约》与MIGA体制。


参考答案: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即“MIGA”,成立于1988年4月。它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第5个新增成员。和“ICSID”一样,MIGA也是世界银行主持组建的、旨在促进国际投资跨国流动的一个世界性组织。不同的是:ICSID通过受理和处断国际投资争端,为海外投资家在东道国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政治风险,提供法律上的保障;MIGA则通过直接承保各种政治风险,为海外投资家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并且进一步加强法律上的保障。简言之,两者的业务和功能,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其主要宗旨和共同效应都在于通过“国际立法”,切实保护海外投资家的权益,改善国际投资环境,促进资本跨国流动,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流动。
MIGA作为世界银行集团的一个成员,拥有完全的法人地位,有权缔结合同,取得并处理不动产和动产及进行法律诉讼。
对于前来投保的跨国投资者,《MIGA公约》要求必须是具备东道国以外的会员国籍的自然人;或在东道国以外一会员国注册并设有主要营业点的法人,或其多数股本为东道国以外一个或几个会员国所有或其国民所有的法人,该法人无论是否私有企业,均应在商业基础上经营。
MIGA的担保险别也包括“征收和类似措施险”、“战争和内乱险”以及“货币汇兑险”。《MIGA公约》还另外增设了一个新险种:“违约险”。
《MIGA公约》规定,MIGA一经向投保人支付或同意支付赔偿,即代位取得投保人对东道国或其他债务人所拥有的有关承保投资的各种权利或索赔权。
MIGA机制不同于任何过官办保险机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对吸收外资的每一个发展中国家会员国,同时赋以“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外资所在的东道国,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MIGA的股东,从而部分地承担了外资风险承保人的责任。
中国是MIGA的创始会员国。


第9题:

试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一文的主题思想与写作特点。


正确答案: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一文的主题思想与写作特点分别是:主题思想:此文通过描摹一座小丘的胜景,写出了自已赏爱自然的心情,同时借山水的际遇发出内心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中压抑人才的愤懑和不平。写作特点:
第一,文章的剪裁巧妙,详略得当。文中不惜笔墨地描写了小丘的奇山怪石和美竹嘉木。而对小丘的方位、购得、开辟等都是略写。这样有详有略,刻画细致而不繁琐,语言精练而有变化。
第二,运用比拟的手法,把静景动化,既“状其貌”又“传其神”。比拟手法的运用,既写出了小丘瑰丽多姿的面貌,又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强化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10题:

试析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与特点。


正确答案: 趋势:
(1)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2)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3)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地区分布有所变化;
(4)国际资本证券化趋势加强,债券和股票作用明显增强;
特点: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私人资本挑战多边机构的贷款和国际援助;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