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待估设备重置成本为27万元,经查阅,已使用4年,评估人员经分析

题目

某待估设备重置成本为27万元,经查阅,已使用4年,评估人员经分析后确定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那么它的实体性贬值额为()。

  • A、10万元
  • B、12万元
  • C、15万元
  • D、18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评估人员拟对某工业项目进行评估。 已建类似项目的设备购置费为1 850万元,其中进口设备购置费为1 750万元,其余为国内 配套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经调查分析,待估项目在评估基准日的设备购置费为1 650万元,与 已建项目相比,国内配套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增加了10%。根据已建工程经验,设备安装工程费为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的25%。 已建类似项目的建筑工程单方造价为2 600元/m2,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 施费占建筑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15%、55%、7%和5%。至评估基准日,以上费用相应的调价系数分别为1.3、1.2、1.2、1.15,其余费用水平保持不变。待估项目与已建类似项目,略有不同。已建项目采月1的是铝合金窗,工程量为380m2,预算单价为290元/m2;待估项目采用的是塑钢窗,工程量为400m2,预算单价为220元/m2。已建项目与待估项目的建筑面积均为5 000m2。 假定已建项目与待估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之和为1 300万元,建设期涨价 预备费为静态投资的3%。不发生资金成本和其他费用,不计开发利润。 要求: 1.计算待估项目的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和设备安装工程费。 2.计算待估项目先调整价差、再调整结构差异后的建筑工程单方造价。 3.计算待估项目的建筑工程费。 4.计算待估项目在评估基准日的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和投资总额。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1.待估项目的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和设备安装工程费
①国内配套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
(1 850—1 750)×(1+10%)=110(万元)
(④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1 650+1 10=1 760(万元)
③设备安装工程费:
1 760×25%=440(万元)
2.待估项目价差、结构差异调整后的建筑工程单方造价
①调价系数=15%×1.3+55%×1.2+7%×1.2+5%×1.15+(1—15%一55%一7%一 5%)×1=1.18
②价差调整后的建筑Z--程单方造价=2600×1.18=3 068(元/㎡)
⑧价差、结构差异调整后的建筑工程单方造价=3 068+(220×400—290×380)/5 000=3063.56(元/㎡)
3.建筑工程费=3 063.56×5 000/10 000=1 531.78(万元)
4.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和投资总额
①静态投资=1 660+415+1 531.78+1 300=4 906.78(元)
②涨价预备费=4 906.78×3%=147.20(万元)
⑧投资总额=4 906.78+147.20=5 053.98(万元)

第2题:

被评估成套设备购建于2005年12月,账面价值100万元,2010年12月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投资20万元,2015年12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1)从2005年到2010年,每年该类设备价格上升率为10%,而从2010年至2015年设备价格维持不变。
(2)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000元。
(3)被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所得税率为25%。
(4)该设备在评估前使用期间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80%,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计算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
<2> 、计算成新率及功能性贬值。
<3> 、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答案:
解析:
<1> 、重置成本=100×(1+10%)5+20=181.051(万元)。
<2> 、 加权投资年限=(161.051×10+20×5)÷181.051=9.45(年),
实际使用年限=9.45×80%=7.56(年),成新率=5÷(7.56+5)×100%=39.8%,
功能性贬值额=0.2×12×(1-25%)×(P/A,10%,5)=6.82(万元)。
<3> 、 评估值=181.051×39.8%-6.82=72.058-6.82=65.238(万元)。

第3题:

某评估机构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某企业的100台某类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000万元,评估人员经过抽样选择了10台具有代表性的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50万元,经评估其重置成本之和为180万元,则该企业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1200万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评估人员拟对某工业项目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0年1月1日。同行业已建类似项目设备工器具购置费总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进口设备购置费为1500万元人民币,其余为国内配套设备和工器具费。进口设备购置费中,设备到岸价为150万美元(1美元=7.3元人民币),其余为进口设备的其他费用及国内运杂费。待估项目的主要生产设备仍为进口设备。结合待估项目的设备清单,评估人员查询得到评估基准日进口设备到岸价为130万美元(1美元=6.82元人民币);进口设备的其他费用及国内运杂费占进口设备购置费的比例与已建类似项目所占比例相同。国内配套设备和工器具与已建项目相同,但其购置费上涨了10%。已建类似项目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分别为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的50%、30%、20%,截至评估基准日,由于时间因素等引起的上述三部分费用的综合调价系·数分别为1.05、1.06和1.1。除此之外,不再发生其他工程费用支出。待估项目建设投资在建设期两年内平均投入,年价格上涨幅度为3%,该项目在建设期两年内每年贷款1000万元,资金分年均衡发放,贷款利率为5%。该项目未发生其他费用,计开发利润。待估项目建成于2006年初,于2004年初取得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鉴定:主体结构部分成新率为90%,装饰装修部分成新率为75%,设备及安装部分成新率为80%。三部分占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25%、10%、65%。建筑物耐用年限为50年,不考虑残值。此外,由于待估项目所在行业市场变化,预计未来2年内,每年净收益将减少20万元。


要求:


(1)计算类似项目进口设备的其他费用及国内运杂费占进口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2)计算待估项目的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3)利用比例估算法计算待估项目的静态投资。


(4)计算待估项目的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建设工程造价。


(5)假定使用年限法权重40%,观察法权重60%,按综合法计算待估项目成新率。


(6)假定折现率为8%,利用收益法计算待估项目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损耗额,并计算待估项目总损耗额。


(7)计算待估项目的评估价。(涉及金额的,以人民币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类似项目进口设备的其他费用及国内运杂费占进口设备购置费的比例:(1500-150*7.3)÷1500=27%


(2)待估项目设备工器具购置费:①待估项目进口设备购置费:130*6.82÷(1-27%)=1214.52(万元)②待估项目国内配套设备购置费:(2000-1500)*(1+10%)=550(万元)③待估项目设备工器具购置费:1214.52+550=1764.52(万元)


(3)待估项目静态投资=1764.52(1+50%*1.05+30%*1.06+20%*1.1)=3640.20(万元)


(4)待估项目的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建设工程造价:①涨价预备费=3640.20÷2*[(1+3%)-1]+3640.20÷2*[(1+3%)2-1]=165.45(万元)②建设期贷款利息:第一年:1000*5%÷2=25(万元)第二年:1025*5%+1000*5%/2=76.2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25+76.25=101.25(万元)③建设工程造价=3640.20+165.45+101.25=3906.90(万元)


(5)综合法确定成新率:①年限法计算的成新率=[1-4/(4+44)]*100%=91.67%②观察法计算的成新率=(25%*90%+10%*75%+65%*80%)*100%=82%③综合法计算的成新率=91.67%*40%+82%*60%=85.87%


(6)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损耗及总损耗:①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损耗=20÷(1+8%)+20÷(1+8%)2=35.67(万元)②总损耗=3906.90*(1-85.87%)+35.67=587.71(万元)


(7)评估价:3906.90-587.71=3319.19(万元)


第5题:

被评估成套设备购建于2003年12月,账面价值120万元,2008年12月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投资30万元,2013年12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1)从2003年到2008年,每年该类设备价格上升率为10%,而从2008年至2013年设备价格维持不变;
(2)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 500元;
(3)被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所得税率为25%;
(4)该设备在评估前使用期间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80%,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
<1> 、计算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及各项损耗,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答案:
解析:
(1)计算被估设备各部分的重置成本
技术改造以外金额的重置成本=120×(1+10%)5=193.26(万元)
技术改造部分的重置成本=30(万元)
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193.26+30=223.26(万元)。
(2)实体性贬值计算
技术改造以外金额的重置成本占总重置成本比例=193.26/223.26=86.56%
技术改造部分以外的实体性贬值率=10×80%/[(10×80%)+5]=61.54%
技术改造部分的重置成本占总重置成本比例=30/223.26=13.44%
技术改造部分的实体性贬值率=5×80%/[(5×80%)+5]=44.44%
实体性贬值率=86.56%×61.54%+13.44%×44.44%=59.24%
实体性贬值额=223.26×59.24%=132.26(万元)。
(3)功能性贬值
=(2 500/10 000)×12×(1-25%)×(P/A,10%,5)
=2.25×3.7908=8.53(万元)
注:因为本题是以万元为单位,所以需要将2 000元换算成以万元为单位的金额,2 000/10 000=0.2(万元)。
(4)经济性贬值:
由于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所以不存在经济性贬值。
(5)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
=223.26-132.26-8.53=82.47(万元)。

第6题:

某待估设备重置成本为27万元,经查阅,已使用4年,评估人员经分析后确定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那么它的实体性贬值额为()。

A.10万元

B.12万元

C.15万元

D.18万元


正确答案:B

第7题:

48、被评估成套设备购建于1998年12月,账面价值100万元,2003年12月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投资20万元,2008年12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1)从1998年到2003年,每年该类设备价格上升率为10%,而从2003年至2008年设备价格维持不变;
(2) 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000元;↓
(3) 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齐效益指数为0 7,所得税率为25%;↓
(4) 该设备在评估前使用期间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80%,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 年,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
<1>、计算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及各项损耗()
<2>、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①计算被估设备各部分的重置成本↓
技术改造以外金额的重置成本=100x (1+10%) 5=161.05 (万元)
技术改造部分的重置成本=20 (万元)
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161.05+20=181.05 (万元)。
②实体性贬值计算
技术改造以外金额的重置成本占总重置成本比例= 161.05/181.05=88.95%
技术改造部分以外的实体性贬值率=10x80% [( 10x80%) + 5]=6.154%
技术改造部分的重置成本占总重置成本比例=20181.05=11.05%↓技术改造部分的实体性贬值率=5x80% /( 5x80%) +5]=44.44%
实体性贬值率=88.95%x6154%+11.05%44.44%=60%
实体性贬值额=18105x60%=108.63 (万元)。
③功能性贬值= (200010000 x12x (1-25%) x (P/A,10%,5)
=1.8x3 7908=6.82 (万元)
注: 因为本题是以万元为单位,所以需要将2000元换算成以万元为单位的金额,00010000=0.2 (万元) 。
④经齐性贬值: 由于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所以不存在经剂性贬值。
<2>、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一功能性贬值=18105-108.63-6.82=65.6(万元)

第8题:

(三)

评估人员拟对某工业项目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月1日。

待估项目建成于2008年年初,于2004年年初取得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鉴定:主体结构部分成新率为90%,装饰装修部分成新率为75qo,设备及安装部分成新率为80%。三部分占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25%、10%和65%。建筑物耐用年限为50年,不考虑残值。此外,由于待估项目所在行业市场变化,预计未来2年内,每年净收益将减少20万元。

要求:

1.假定使用年限法权重40%,观察法权重60%,按综合法计算待估项目成新率。

2.假定折现率为8%,利用收益法计算待估项目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损耗额,并计算待估项目总损耗额。

3.计算待估项目的评估价。

(前面已求出总投资额为4149.99万元;涉及金额的,以人民币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三)
1.假定使用年限法权重40%,观察法权重60%,按综合法计算待估项目成新率。
①使用年限法:4÷50×l00%=8%,成新率=(1-8%)×100%=92%
②观察法:(90%×25%+75%×l0%+80%×65%)×100%=82%
③综合法:(92%×40%+82%×60%)×100%=86%
2.假定折现率为8%,利用收益法计算待估项目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损耗额,并计算待估项目总损耗额。
①损耗额:D=20/(1+8%)+20/(1+8%)2=35.67(万元)
②总损耗额:4149.99×(1-86%)+35.67=616.67(万元)
3.待估项目的评估价:
4149.99-616.67=3533.32(万元)

第9题:

评估人员拟对某工业项目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月1日。
待估项目建成于2008年年初,于2004年年初取得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鉴定:主体结构部分成新率为90% ,装饰装修部分成新率为75% ,设备及安装部分成新率为80%。三部分占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25%、10%和65%。建筑物耐用年限为50年,不考虑残值。此外,由于待估项目所在行业市场变化,预计未来2年内,每年净收益将减少20 万元。
要求:
1.假定使用年限法权重40%,观察法权重60%,按综合法计算待估项目成新率。
2.假定折现率为8%,利用收益法计算待估项目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损耗额,并计算待估 项目总损耗额。
3.计算待估项目的评估价。
(前面巳求出总投资额为4 149. 99万元;涉及金额的,以人民币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假定使用年限法权重40%,观察法权重60%,按综合法计算待估项目成新率。
①使用年限法:4 ÷50 X 100% =8% ,成新率=(1-8%) X 100% =92%
②观察法:(90% X 25% +75% X 10% +80% x65% ) x 100% =82%
③综合法:(92% x40% +82% x60% ) x 100% =86%
2.假定折现率为8%,利用收益法计算待估项目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损耗额,并计算待估项目总损耗额。
①损耗额:D=20/(1+8%) +20/ (1 +8% )2 =35. 67 (万元)
②总损耗额:4 149.99 X (1 -86%) +35. 67 =616. 67 (万元)
3.待估项目的评估价:
4 149. 99 -616. 67 =3 533. 32 (万元)

第10题:


评估人员拟对某工业项目进行价格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1年1月1日。同行业同规模的已建类似项目设备购置费总额为1750万元人民币,其中进口设备购置费为1650万元人民币,其余为国内配套设备和工器具费。进口设备购置费中,设备到岸价为140,万美元(1美元=7.3元人民币),其余为进口设备的其他费用及国内运杂费。待评估项目的主要生产设备仍为进口设备。结合待估项目的设备清单,评估人员查询得到评估基准日的进口设备到岸价为130万美元(1美元=6.85元人民币);进口设备其他费用和国内运杂费按已建类似项目相应比例不变。评估基准日,国内配套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价格标准与已建项目相比,上涨比例为15%。根据已建工程经验,设备安装费为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的25%。已建类似项目建筑工程单方造价为2500元/平方米,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占建筑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15%、55%、7%和5%。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建筑工程费中的其他部分因建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至评估基准日,相应的价格调整系数分别为1.3、1.2、1.2、1.15和1.1。待评估项目与已建类似项目略有不同,已建工程采用的是铝合金窗,铝合金窗的工程量为380平方米,每平方米建筑工程费单价为290元;而待评估工程采用的是塑钢窗,塑钢窗的工程量为400平方米,每平方米建筑工程费单价为220元。已建项目与待估项目建筑面积均为5000平方米。根据已建类似工程经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工程费用的30%,基本预备费为223万元:建设期涨价预备费为静态投资的3%。除此之外,假设该工程项目不发生资金成本和其他费用,不计开发利润。至评估基准日,待估项目已使用5年,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为35年,建筑物耐用年限为50年,残值率5%。待估项目主体结构、装饰装修价值和设备部分分别占总价值的比例为30%、13%和57%,经现场勘察鉴定:房屋结构部分成新率为95%,装饰装修部分成新率85%,设备部分成新率75%。


要求:


(1)计算类似项目进口设备其他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进口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2)计算待估项目的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


(3)计算待估项目的设备安装费;


(4)计算待估项目建筑工程费调价系数及价差调整后的建筑工程费单价;


(5)计算待估项目价差、结构差异调整后的建筑工程费单价;


(6)计算待估项目的建筑工程费和工程费用;


(7)计算待估项目的静态投资和涨价预备费;


(8)计算待估项目在评估基准日的投资总额;


(9)假定使用年限法权重40%,观察法权重60%,按综合法确定待估项目成新率,并确定待估项目的评估价值。(计算过程及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进口设备其他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设备购置费百分比:(1650-140*7.3)/1650=38.06%


(2)待估项目设备工器具购置费:①待估项目进口设备购置费:130*6.85/(1-38.06%)=1437.68(万元)②待估项目国内配套设备购置费:(1750-1650)*(1+15%)=115(万元)③待估项目设备购置费:1437.68+115=1552.68(万元)


(3)设备安装费=1552.68*25%=388.17(万元)


(4)待估项目建筑工程费调价系数及价差调整后的建筑工程费单价:调价系数=15%*1.3+55%*1.2+7%*1.2+5%*1.15+(1-15%-55%-7%-5%)*1.1=1.1945建筑工程单方造价=2500*1.1945=2986.25(元/平方米)


(5)待估项目价差、结构差异调整后的建筑工程费单价:待估项目价差、结构差异调整后的建筑工程费单价=2986.25+(220*400-290*380)/5000=2981.81(元/平方米)


(6)待估项目的建筑工程费和工程费用:待估项目的建筑工程费=2981.81*5000/10000=1490.91(万元)待估项目的工程费用=1552.68+388.17+1490.91=3431.76(万元)


(7)静态投资和涨价预备费:静态投资=3431.76*(1+30%)+223=4684.29(万元)涨价预备费=4684.29*3%=140.53(万元)


(8)待估项目在评估基准日的投资总额:待估项目在评估基准日的投资总额=4684.29+140.53=4824.79(万元)


(9)年限法成新率=1-(1-5%)*5/(5+35)*100%=88.13%观察法计算成新率=(30%*95%+13%*85%+57%*75%)*100%=82.3%综合法计算的成新率=88.13%*40%+82.3%*60%=84.63%评估值=4824.79*84.63%=4083.22(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