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税务机关在计算抵扣进口料件税额时,一律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抵扣。

题目

外贸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税务机关在计算抵扣进口料件税额时,一律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抵扣。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涉及国内采购的进项税不能抵扣。( )


正确答案:√
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采用免税政策,用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不得抵扣,所以来料加工复出口涉及国内采购的进项税不能抵扣。

第2题: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购进的一批货物分配给投资者,下列税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该批货物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其进项税额符合条件的可以抵扣
B.该批货物不计算销项税额,不得抵扣该批货物的进项税额
C.该批货物不计算销项税额,但可以抵扣其进项税额
D.该批货物视同计算销项税额,并且不得抵扣其进项税额

答案:A
解析:

第3题:

企业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复出口销售额和( )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A.实际分配率

B.计划分配率

C.交互分配率

D.定额分配率


正确答案:B

第4题:

外贸企业购进原辅材料委托其他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则原辅材料和加工费的应退税额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部按原辅材料适用的退税率计算
  • B、分别按原辅材料、复出口货物各自适用的退税率计算
  • C、全部按复出口货物适用的退税率计算
  • D、全部按13%计算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

A.当期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的计算,需先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通过当期免抵退税额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比较大小,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及计算免抵税额
B.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是出口货物离岸价
C.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在计算免抵退税额时,先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D.在征、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将其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进成本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第6题:

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销售和( )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货物海关核销后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

A.实际分配率

B.计划分配率

C.指定分配率

D.平均分配率


正确答案:B
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销售和计划分配率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货物海关核销后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

第7题:

2019年5月A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货物,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500万元,关税税率10%,海关代征了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保税进口料件一批,到岸价格400万元,海关暂免征税予以放行,从国内市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价款为14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为182万元。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出口离岸价为1000万元人民币。内销货物的销售额为1200万元(不含税)。该企业出口货物适用“免抵退”税的税收政策,上期留抵税额50万元。
(该企业按“实耗法”计算保税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为23%;假定上述货物内销时均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出口退税率为10%)
要求:
(1)计算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2)计算当期销项税额。
(3)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4)计算当期免抵税额或留抵税额。


答案:
解析:
(1)计算当期进项税额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增值税=500×(1+10%)×13%=71.50(万元)
国内采购环节的进项税额为182万元,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由于没有缴纳过增值税,因此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不能与纳过税的情况一样对待,需要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1000×23%=230(万元)
出口货物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230)×(13%-10%)=23.10(万元)
上期留抵税额50万元
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合计
=71.50+182-23.10+50=280.40(万元)。
(2)计算当期销项税额
出口货物免税
内销货物销项税额=1200×13%=156(万元)
(3)当期应纳税额=156-280.4=-124.40(万元)
由于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享受了免税的优惠,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限额时要扣减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1000-230)×10%=77(万元)
由于期末留抵税额124.4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77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77(万元)
(4)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留抵税额=124.4-77=47.40(万元)。

第8题:

生产企业出口应纳增值税货物“免、抵、退”税额中的“免、抵”税额计算的正确公式有( )。

A.用国内料件生产出口产品,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已退税额

B.用国内料件生产出口产品,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

C.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退税率-已退税额

D.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退税率


正确答案:AC
正确计算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中免、抵税额。 

第9题:

外贸企业应将“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取得的海关征收增值税完税凭证交主管征税税务机关作为计算当期进项税额的依据。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2014年3月发生下列业务: (1)外购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5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款85万元,货已入库。 (2)2013年10月因从事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已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了《进料加工企业计划分配率备案表》,申报计划进口总值300万美元,计划出口总值1000万美元。 (3)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元,货款117万元。 (4)当月以一般贸易方式自营出口800万元,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200万元。上述纸质单证均已收齐,除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外,其他相关信息不齐全。 (5)当月收齐2013年单证不齐、信息不齐申报的一般贸易出口销售650万元,进料加工出口销售额300万元。 (6)该企业上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且尚未办理进料加工年度核销。 请计算企业当期免抵退税额。


正确答案: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200+650+300)-(200+300)×30%]×15%=150(万元)
计算免抵退税额的当期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既包括本期单证齐全、信息齐全的出口销售额200万元,又包括前期单证不齐、信息不齐但本期已收齐申报的一般贸易出口销售650万元,进料加工出口销售额300万元,即期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200+650+300=1150(万元);且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200+300)×30%=150(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