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题目

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 企业 应按会计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并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


正确答案:√
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 企业 应按会计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并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不一定等于应交所得税,二者的差额为时间性差异,通过“递延税款”核算。

第2题:

所得税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B、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即为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C、按会计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

D、按会计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


参考答案:AB

第3题:

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参考答案: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由于会计准则、制度和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计算所得税必须以税法为准,故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为纳税依据,应将其调整为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应交的所得税。

第4题: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则是( )。

A.企业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利润,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必要的调整后,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B.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负担能力,自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C.对纳税人的不同所得项目实行区别对待,需通过不予计列项目,将某些收入所得排除在应税所得之外

D.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会计利润是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但是不等同于应纳税所得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6题:

所得税计算中的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A、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B、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C、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D、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下列表述中,属于企业所得税特点的有( )。

A.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

B.计税依据为流转额

C.按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额

D.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收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AD

第8题: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 )。

A.收入总额

B.会计利润

C.净利润

D.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第9题: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

A、会计利润

B、总资产

C、应纳税所得额

D、收入总额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净利润为征收对象,以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


正确答案:×
【答案】×
【考点】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和计税依据
【解析】所得税不是以净利润为征收对象,而是以纯所得,即收入减去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征收对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