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签订进口铜的合同。合同规定装运期为2000年11月,价格条款为CIF天津200美元/吨。合同订立之后,A开出信用证,规定最晚装船期为2000年11月30日。11月27日,正当B租的船舶要进装运港装运时,突然遭遇飓风袭击,船舶紧急到临近港口避难。B通知A,因发生飓风,交货要延迟几天;随后提交了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不可抗力证明。由于市价下跌,A接到通知后立即向B公司发出通知,解除合同。B公司坚持将货物运到天津。12月10日货到目的港,A拒收货物。B以150美元/吨的价格将货物转卖,并向仲裁

题目

中国A公司与美国B公司签订进口铜的合同。合同规定装运期为2000年11月,价格条款为CIF天津200美元/吨。合同订立之后,A开出信用证,规定最晚装船期为2000年11月30日。11月27日,正当B租的船舶要进装运港装运时,突然遭遇飓风袭击,船舶紧急到临近港口避难。B通知A,因发生飓风,交货要延迟几天;随后提交了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不可抗力证明。由于市价下跌,A接到通知后立即向B公司发出通知,解除合同。B公司坚持将货物运到天津。12月10日货到目的港,A拒收货物。B以150美元/吨的价格将货物转卖,并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卖方的抗辩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4~17题: A国甲进口公司与B国乙出口公司订立了买卖工业添加剂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采用CIF术语,丙市为装运港,丁市为目的港,信用证付款。卖方按合同约定日期将货物装船,并提供了质量合格证书。随后,清洁提单获得签署,货款获得议付。目的港卸货时,经合同约定的商检机构检验,工业添加剂因运输途中船舶失火受损变质,失去预期用途。 卖方的交货地点是( )。 A.装运港丙市的装运船船舱 B.目的港丁市的卸货船船舱 C.装运港丙市的港口仓库 D.目的港丁市的港口仓库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CIF贸易术语。CIF贸易术语下,卖方的交货地点是装运港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第2题:

中国进口公司与美国出口公司订立了买卖水泥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采用CIF术语(Incoterms 2000),纽约为装运港,上海为目的港,信用证付款。卖方按合同约定日期将货物装船,并提供了质量合格证书。货物卸离目的港时,经合同约定的商检机构检验,水泥因浸水结块,失去预期用途。 卖方在那里交货?


正确答案: 卖方交货地点在纽约。

第3题:

1998年4月3日,我国A进出口公司与英国B公司签订了一份纺织面料出口合同,合同金额为100万美元,约定的价格条件为CIF利物浦。B公司依约于1998年4月15日开出以A公司为受益人、金额100万美元的不可撤销信用证。A公司接到信用证后,随即与中国C运输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海运一切险,而C公司亦依约定时间在天津港装船,将货物运往利物浦。船行途中,因遭遇风暴,船长命令将A公司交运的部分纺织面料投人海中,到岸交货时,B公司仅仅收到价值60万美元的纺织面料。那么,对于B公司遭受的损失( )

A.应由A公司向C公司要求赔偿

B.应由B公司向C公司要求赔偿

C.应由A公司向D公司要求赔偿

D.应由B公司向D公司要求赔偿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涉外赔偿。
(1)信用证与买卖合同相互独立,信用证开出后,除A公司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不符外,银行即不得拒付信用证项下的货款,B公司也无权要求其拒付。(2)因A公司就该批货物的海上运输向D公司投保了海运一切险,故该货物因自然灾害被投入海的损失应由D公司予以赔偿;又根据CIF价格条件,B公司自应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一切风险,A公司仅是代为办理保险手续,故B公司应自行向D公司索赔。

第4题:

1998年4月3日,我国甲进出口公司与英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纺织面料出口合同,合同金额为100万美元,约定的价格条件为CIF利物浦。乙公司依约于1998年4月15日开出以甲公司为受益人、金额100万美元的不可撤销信用证。甲公司接到信用证后,随即与中国丙运输公司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并向丁保险公司投保了海运一切险,而丙公司亦以约定时间在天津港装船,将货物运往利物浦。船行途中,因遭遇风暴,为航行安全船长命令将甲公司交运的部分纺织面料投入海中,到岸交货时,乙公司仅仅收到价值60万美元的纺织面料。那么,对于乙公司遭受的损失:()

  • A、应由甲公司向丙公司要求赔偿
  • B、应由乙公司向丙公司要求赔偿
  • C、应由甲公司向丁公司要求赔偿
  • D、应由乙公司向丁公司要求赔偿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中国甲公司于2009年10月15日向美国乙公司发价,报某货物500公吨,每公吨280美元CIF纽约,发价有效期至2009年10月25日。2009年10月18日,乙公司复电称对该批货物感兴趣,但要进一步考虑。10月20日,乙公司来电表示接受,但要求将货物数量增至600公吨,价格降至每公吨230美元CIF纽约。10月23日甲公司将该批货物转售,并于10月25日通知了乙公司。但乙公司坚持合同已成立,要求甲公司交货,否则将以甲公司违约为由诉诸仲裁。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是否成立合同关系?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合同成立需要有两个步骤,即发价和接受,缺少任何一个步骤,合同都不能成立。所以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同关系不成立

第6题:

中国进口公司与美国出口公司订立了买卖水泥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采用CIF术语(Incoterms 2000),纽约为装运港,上海为目的港,信用证付款。卖方按合同约定日期将货物装船,并提供了质量合格证书。货物卸离目的港时,经合同约定的商检机构检验,水泥因浸水结块,失去预期用途。 买方以货物不符为由,要求开证行拒付,开证行应否接受这一要求?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能接受,信用证独立与买卖合同,开证行的付款义务独立于买方的付款义务。

第7题:

我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于2001年10月20日签订购买52 500吨化肥的CFR合同。A公司开出信用证规定,装船期限是2002年1月1日到1月10日,由于B公司用来运货的“顺风”号轮在开往某国港口的途中遇到飓风,结果装至1月20日才完成。承运人在取得B出具的保函的情况下签发了与信用证条款一致的提单。“顺风”轮于1月21日驶离装运港,A公司认为这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2002年1月30日,“顺风”途经巴拿马运河时起火,造成部分化肥烧毁,船长在命令救火过程中又造成部分化肥湿毁。由于船在装货港口的延迟,使该船在到达目的地时正遇到了化肥价格下跌。A在出售余下的化肥时价格不得不大幅下降,给A公司造成很大损失。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A公司可否向承运人追偿由于化肥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为什么?


正确答案:可以。因为承运人延期装船,又倒签提单,须对延迟交付负责。

第8题:

中国甲公司向美国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价格条件FOB天津。根据《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中国甲公司应负责安排运输事宜,并应在货物在天津上船后向乙公司及时发出通知

B.货物虽在天津上船,但天津并不是交货港,交货地在美国的目的港

C.货物的风险在天津货物装船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双方的费用分界线也在于此

D.美国乙公司有义务为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投保


正确答案:C
【考点】FOB贸易术语
【解析】在FOB下,由买方负责安排货物的运输事宜,即由美国乙公司负责租船按约定时间到天津港装货,但货物上船后,卖方甲公司有义务及时通知买方乙公司,以便乙公司能够及时为货物在装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投保,但投保并非FOB施加给买方的义务,是买方根据自己承担的风险自行决定的。故A项前半句说法错误,后半句正确。D项说法也错误。B项说法错在FOB下装港就是交货港。C项说法正确。

第9题:

2003年10月29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航次租船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租用B公司“南山号”,运输钢材9000吨,装港为天津港,卸货港为蛇口港,一装一卸CQD条款。受载期为2003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装卸时间5.5天。此后,B公司又和C公司签订了类似的租船合同,用同一艘船运输5000吨水泥,该批货物的装货港为秦皇岛港。 2003年11月5日,该船在天津装货完毕之后,驶往秦皇岛港装运水泥。2003年11月20日,船抵达蛇口港,28日得以靠泊卸货,至12月4日将水泥全部卸下。后接到港方通知,移泊到锚位。直至12月7日才开始卸载涉案货物,到12日卸完。移泊中断卸货时间为2天17小时40分。A公司起诉B公司,请求支付因船舶延滞卸货给A造成的损失。针对上述案情,回答B公司是否应承担船舶延滞给A公司造成的损失?请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B 公司承担 A 公司的损失。该航次租船合同为当事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卸港适用 CQD 条款,CQD 是指“按习惯尽快装卸”。这意味着只要租船人没有过失,船舶在装卸港装卸货物时间长短的风险转移到船东一边。但在 CQD 条款下,若由于租船人过失造成船舶装卸时间的损失,如租船人不能及时接货,卸货时常中断的损失,装卸工人与租船人发生争议致使船舶延滞等,这些都与装卸货物无关,要由租船人承担。在本案中,B 公司的移泊是由于港方的要求而作出的,并非是 A 公司的违约或过失行为造成。因此按照合同约定,B 公司应该承担 A 公司的损失。

第10题:

我国内蒙古某出口公司于某年1月签订一笔向日本出口10公吨甘草膏的合同,每公吨40箱共400箱,CFR东京每公吨售价为2000美元,共20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3月31日之前。该批货物经天津新港装船,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3月中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风大火烈,抢救不及,4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仓库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10公吨,否则无法按期装船。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有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20天 讨论:此案例使用的贸易术语是否恰当?应吸取何种教训?


正确答案: 此案例使用的贸易术语不恰当。如果采用CPT或CIP东京,则货物在内蒙古出口商所在地交付承运人时风险就转移给买方,从而可以规避案例中的损失。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