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西周的法律指导思想,在汉朝之后被发展成?()A、“以法为本,严刑峻罚”B、“礼法并用”、“德主刑辅”C、“德本刑用”D、“重典治吏”“重典治民”

题目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西周的法律指导思想,在汉朝之后被发展成?()

  • A、“以法为本,严刑峻罚”
  • B、“礼法并用”、“德主刑辅”
  • C、“德本刑用”
  • D、“重典治吏”“重典治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明朝的主要法制指导思想是( )。

A.德本刑用

B.明德慎罚

C.刑乱国用重典

D.重典治“贼盗”


正确答案:C
解析:“刑乱国用重典”是明太祖以元朝的灭亡为借鉴,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基本策略。明朝统治者曾在《大明律.序》中作了阐释:“出五刑酷法以治之,欲民畏而不犯。”可见,重典治国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威慑力。选项A不正确,德本刑用是唐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唐初统治者为了稳固唐王朝的封建统治,认真地总结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经验,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选项B不正确,从夏商时期单纯宣扬“天命”、“天罚”,到西周时代强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人创造了“以德配天”的天道思想。而将“德”的抽象准则具体落实到现实统治之中,便形成“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这就是说,要想“享天之命”,就必须以德治民,慎用刑罚。选项D不正确,没有这种提法。

第2题:

★★西周初期统治者提出“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主张,同时强调的是、()
A.明法慎刑 B.明礼慎罚
C.明德慎刑 D.明德慎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为谋求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同时,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周初统治者(一说周公姬旦)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这种“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地用严刑峻法来迫使臣民服从。“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其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周初统治者将“德教”的具体内容逐渐归纳成内容广博的“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第3题:

“明德慎罚”的前提是:( )。

A.以德配天

B.实施德教

C.用刑宽缓

D.德主刑辅


正确答案:B
【考点】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解析】周初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这种“明德慎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也就是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实施德教是第一位的,是前提。

第4题:

《唐律疏议》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
A.明刑弼教
B.明德慎罚
C.德主刑辅
D.德本刑用


答案:D
解析:
《唐律疏议》明确将其指导思想表述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即德本刑用。

第5题:

西周时期实行(  )的立法指导思想。
A.德主刑辅
B.明刑弼教
C.明德慎罚
D.德本刑用


答案:C
解析:
解析:德主刑辅为汉朝武帝之后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刑弼教为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本刑用为唐朝立法指导思想。

第6题:

下列有关法制思想的说法,错误的表述是、()

A、“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对夏商神权政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周王朝的新的统治策略和治国方针
B、汉代中期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
C、“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首先对“明刑弼教”做了新的阐述的是著名理学家朱熹
D、“明刑弼教”思想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一脉相承,在德与刑的关系上其思想也是一致的

答案:D
解析:
周初统治者为了谋求长治久安,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同时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的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汉代中期以后,这一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A、B两项正确;“明刑弼教”是“明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的简称,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从字面观,“弼”乃辅佐之义,似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并无不同。实则不然,“德主刑辅”中,德为刑纲,刑受德的制约,处于次要的辅助地位。宋代以后,在处理德刑关系上有突破,著名理学家朱熹首先对其“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释,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他强调,刑与教的实施可“或先或后”,“或缓或急”。经此一说,刑与德的关系不再是主次关系,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而只是刑罚的目的,刑罚也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第7题:

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德主刑辅
B.明德慎罚
C.德本刑用
D.尚德缓刑


答案:C
解析:
解析:A项为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B项为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D项为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第8题:

下列哪一项属于西汉中期以后的法制指导思想?( )。

A.以德配天

B.德主刑辅

C.明德慎罚

D.出礼入刑


正确答案:B

【考点】西汉中期以后的法制指导思想
    【解析】“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的治国方针。西周统治者把道德教化中的“礼治”与刑罚镇压相结合,形成了西周时期各种具体法律制度和“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正确答案是B。

第9题:

渊源于西周时期“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有(  )。
A.德主刑辅
B.德本刑用
C.神明裁判
D.尚德缓刑


答案:A,B,D
解析:
神明裁判为夏商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汉朝的德主刑辅、唐朝的德本刑用、明朝的明刑弼教与清朝的尚德缓刑的立法指导思想都渊源于“明德慎罚”。

第10题:

汉武帝后期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无为而治
B.德本刑用
C.明德慎罚
D.德主刑辅


答案:D
解析:
解析:无为而治为汉武帝前期的立法指导思想;德本刑用为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德慎罚为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德主刑辅为汉武帝后期的立法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