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碱热化岗位防止料液喷溅、人员受伤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题目

硫化碱热化岗位防止料液喷溅、人员受伤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防止人员触电伤亡事故,部门有哪些防范措施?


正确答案: 1)、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一单”制度,严格按规定填写停送电通知单;
2)、在执行操作票工作任务时,严格执行“唱票、复颂、操作”程序及监护人制度
3)、在执行停送电操作任务时,必须按操作顺序进行,严禁无监护人进行停送电操作;
4)、在执行停送电操作时,操作人、监护人着装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包括穿绝缘鞋、戴线手套、穿工作服等;
5)、执行停送电操作在取装保险时,严禁双手操作,严禁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控制柜和建筑物;
6)、现场所有控制柜、MCC柜以及其它带电设备,严禁无工作私自乱动;
7)、在检查电机及其他带电设备时,必须首先确认接地线良好;对潮湿地方的电机,应先用测电笔测试无异常后,方可检查其温度、振动情况

第2题:

料仓捅料时,应尽可能采取机械疏通。如确需人员进入料仓捅料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正确答案: 应系安全带(其长度不应超过50cm),在作业平面铺设垫板,并有专人监护。

第3题:

司钻应检查各岗位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不能消除的应采取防范措施,并向()。

A.责任人报告

B.队长报告

C.上级报告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为防止冶炼炉在冶炼时喷火烧伤人员,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控制物料水粉,坚决杜绝湿球团入炉。
2、冶炼时正确穿戴完整劳保用品,以免被高温设备烫伤。
3、控制原料中粉料比例,以免因粉料透气性差造成喷火。
4、炉料要少加勤加,以减少因加入炉内原料太厚,透气性差而发生喷火现象
5、在熔炼过程中,凡是出现翻渣、塌料应及时调整电极,待反应平静后方可下电极继续熔炼
6、钢水全熔后,禁止任何人去炉底和炉坑内工作。
7、测温、取样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在100mm的钢液深度取样。

第5题:

为避免桥式起重机操作失误,发生人员伤害,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发放操作证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严格执行“十不吊”,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中,桥架上不准有人或用吊钩运送人。在启动设备前、地面人员一定要与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操作者必须精神集中,不许谈话或做无关的事情。起重机不允许超负荷使用。被吊物不允许在人或设备上空运行。

第6题:

清除圆筒混料机内的积料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 (1)参加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2)切断事故开关,关闭进水、进汽阀门,挂上检修牌,并派专人看守;
(3)进行安全琐定
(4)在圆筒内作业,必须使用36伏低压灯照明;
(5)清除粘料必须从出料口处开始,顺序由上至下,由外向内进行。在上部粘料未消除前,不得进入内部清理,以防止上部粘料塌落。

第7题:

硫化碱转窑在启动前应检查窑体哪些安全性?


正确答案: A.确认窑体密封装置是否松动。
B.窑内耐火衬料是否符合砌筑要求。

第8题:

橡料先期硫化有何外观特征?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参考答案:橡料出现先期硫化时,橡料塑性下降而发硬,橡料表面非常粗糙,出现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物,胶片有一些弹性、粘性差,同时还会出现一些特殊气味。产生焦烧的原因是:混炼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加料顺序不适当。硫化剂、促进剂过早加入,配料搞错等。防止方法是:要严格遵守操作工艺,控制好混炼时间和温度,配料要准确。

第9题:

为防止电动葫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发放操作证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2、严格执行“十不吊”,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必须保持吊钩防脱钩装置、运行极限限位器的完好可靠。
4、技术监督部门每两年检验一次,设备科至少每周检查一次,车间管理人员至少每天检查一次。
5、维修时,地面供电开关断开并悬挂警示牌
6、经常检查,发现裂纹及时更换
7、经常检查,发现断丝、断股、打折及时更换

第10题:

硫化碱热化粗碱在料箱内倒不出时,应怎么样操作?


正确答案:可用铁锤敲击火箱,严禁用卷扬机将翻料板开上开下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