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小说以干县令’是出于先秦的那部书?

题目

‘饰小说以干县令’是出于先秦的那部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先秦文学的主要文学样式是()。

A诗歌和散文

B小说和散文

C诗歌和小说

D小说和神话


A

第2题:

早在先秦子史部典籍中,已经出现一种假借他事他物以寄托本意的文学体裁是()。

  • A、寓言
  • B、小说
  • C、传记
  • D、散文

正确答案:A

第3题:

志怪小说的繁荣、成熟期是在( )时代。

A、先秦

B、西汉

C、魏晋

D、南宋


参考答案:C

第4题:

“小说”起源于(),“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中:“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是桓谭《新论》中的论述。()《汉书》:“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正确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班固

第5题:

简述先秦后期至汉初的小说类型。


正确答案: 1、史书中带想象性的散文故事(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是对《春秋》郑伯克段于鄢条文的具体铺写,晋侯梦大历是对春秋晋侯獳卒一条的幻想描述;国语·晋语中的骊姬谗申生、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鲁仲连义不帝秦、唐且劫秦王;逸周书中的世俘、克殷、王会、太子晋);
2、杂记中的想象性散文故事(琐语、国语);
3、子书中的单篇散文故事和短篇故事集(论语中四子侍坐、子路从而后;墨子中墨翟公输伐宋;庄子中渔盗跖、说剑;田子方、知北游、让王则是散文故事汇编;韩非子、说林、储说、晏子春秋。

第6题:

请简述先秦两汉小说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一)《穆天子传》《燕丹子》《琐语》等逸史传说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逸史在从神话到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穆天子传》记载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在正史简单的记录之外增加了许多细节,特别是会见西王母以及王美人盛姬之死,颇多故事性。《燕丹子》写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之事,《战国策》和《史记》均有记载。《燕丹子》不是简单地复述史书上的内容,而是增加了细节描写,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被明胡应麟称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四部正讹》)。
成书于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越绝书》比较松散。内容驳杂。而《吴越春秋》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书中的许多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影响了后来的志怪传奇的创作。
(二)《山海经》等地理博物书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山海经》是战国时期一部记录巫术知识的“巫书”,也是一部地理博物书。它记载了一些原始神话和历史地理传说,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山海经》中的神话虽然是片断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甚至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如夸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圣地昆仑山的神奇景象等。《山海经》激发了后人的想象,并在书籍体制上对后来的志怪小说产生了影响。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一向不被认为是小说作品,其中所载故事虽多系当时的真人真事,但往往有完整而曲折的情节,对魏晋南北明小说不能没有影响。
(三)《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十五家
汉代以后的小说《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十五家,都已亡佚。但根据佚文,参考班固的自注和其他资料,仍可得到这十五家小说内容的大致轮廓。其中,近似史书的四种:《周考》、《表史子》、《天乙》、《臣寿周纪》;近似子书的七种:《伊尹说》、《鬻子说》、《师旷》、《务成子》、《宋子》、《待诏臣饶心术》、《百家》;方士书四种:《黄帝说》、《封禅方说》、《待诏臣安成未央术》、《虞初周说》。这些书实际上出自方士之手,有些可能具有记叙故事的性质。
西汉学者刘向写作的《列仙传》,是汉代方仙思想的产物。书中记载了毛女、赤松子等神仙的事迹。虽称传记,实为虚构。《列仙传》对后来的仙传类型的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7题:

谈谈先秦后期至汉初小说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1、与“子”“史”共存,但具有独立的叙事形态;
2、具有文学的虚构性质(不自觉的幻想描述-神鬼梦幻故事;半自觉的想象描述-历史传说;自觉的虚构描述-寓言故事及其它虚拟人物故事);
3、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初步的人物刻画,其中某些作品已有相当的长度规模。

第8题:

先秦诸子散文中以()的散文艺术成就最高。

A、庄子

B、干宝

C、刘向

D、桓宽


参考答案:A

第9题:

南北朝小说的渊源有三:一是神话与历史传说,二是先秦诸子著作中的(),三是先秦两汉的历史散文。


正确答案:寓言故事

第10题:

据《诗经·郑风·有女同车》的描述,先秦时期女子可以佩戴玉饰。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