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并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A、地理B、地质C、土壤D、气象

题目

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并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 A、地理
  • B、地质
  • C、土壤
  • D、气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雷达站建(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设计应按GB50057-94()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进行设计。


正确答案:第二类

第2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适用于新建、扩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但不适用于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关于民用建筑物防雷设计,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

A.防雷设计应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
B.防雷设计应尽可能利用建筑物金属导体作为防雷装置
C.应优先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
D.民用建筑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装设防雷装置后,将会防止或极大地减少雷害损失,但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答案:C
解析:
A、B、D均正确,但民用建筑防雷不应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

第4题:

给雷电流提供可靠的通路,一旦建(构)筑物遭到雷击,雷电流可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接闪器、防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泄入大地,从而达到保护建(构)筑物的目的是防()的基本思想。

  • A、直击雷
  • B、感应雷
  • C、雷电波侵入
  • D、雷电

正确答案:A

第5题:

经计算后,建(构)筑物符合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其中(构)筑物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内,该建(构)筑物不会遭受直击雷袭击。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的现况详实资料和地勘、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并约请相关()向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研究确定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形成文件, 并予以实施。


正确答案:设施管理单位

第7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等条件和()规律以及()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正确答案:地质;土壤;气象;环境;雷电活动;被保护物

第8题:

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在做建(构)筑物防雷设计时,应认真调查下面哪几方面?()

  • A、地理、地质、土壤条件
  • B、气象、环境条件
  • C、雷电活动规律
  • D、被保护建(构)筑物特点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进行雷电防护的基础包括()

  • A、地理、地质
  • B、土壤
  • C、气象、环境等条件
  • D、雷电活动规律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正确答案: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