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钢筋不生锈,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墙与板(),梁和柱(),箍筋和横向钢筋(),分布钢筋()。

题目

保护钢筋不生锈,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墙与板(),梁和柱(),箍筋和横向钢筋(),分布钢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热轧光圆钢筋主要作用包括()。

A.用作板的受力钢筋
B.构造钢筋
C.用作梁的受力钢筋
D.箍筋
E.用作柱的受力钢筋

答案:A,B,D
解析:
光圆钢筋的作用:其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较低,主要作用为:①用作板的受力钢筋;②用作箍筋;③用作构造钢筋

第2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B.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C.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D.一般来说,板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相同使用环境、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时梁的保护层厚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2.1条规定可知,由于板的厚度比梁截面高度小,因而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也比相同条件下梁的小。

第3题:

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的实测项目中,属于非关键项目的有( )。

A.受力钢筋间距
B.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C.钢筋骨架尺寸
D.弯起钢筋位置
E.保护层厚度

答案:B,C,D
解析:
2020版教材P330/2019版教材P324
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的实测项目有:受力钢筋间距(△),箍筋、构造钢筋,螺旋筋间距,钢筋骨架尺寸,弯起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

第4题:

钢筋混凝土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 B、受力钢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 C、受力钢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 D、受力钢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正确答案:C

第5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应为梁()mm,板()mm。


正确答案:(+10,-7);(+8,-5)

第6题: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是( )。

A、受力钢筋间距
B、箍筋间距
C、钢筋骨架尺寸
D、弯起钢筋位置
E、保护层厚度

答案:A,E
解析: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部分土建工程》(JTG F80/1-2017),钢筋安装过程中关键项目有受力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

第7题: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设置。


正确答案:垂直

第8题: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答案:A,C,D
解析:
在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且须特别注意,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必须全部绑扎,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9题: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对板类构件为()


正确答案:+10mm,-7mm;+8mm,-5mm

第10题:

梁内的配筋有()等。

  • A、纵向受力钢筋
  • B、弯起钢筋
  • C、箍筋
  • D、架立钢筋
  • E、分布钢筋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