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这一结论叫电荷守恒定律。

题目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这一结论叫电荷守恒定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

A、规律可以改变

B、规律及可以创造出来,也可以消灭掉

C、无论人们认识它与否、承认它与否,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着并起着作用

D、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

E、规律不能违背,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参考答案:CDE

第2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元电荷》

3.基本要求:
(1)讲清楚什么是元电荷。
(2)试讲过程中要有设问环节。
(3)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电荷守恒定律的知识: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提问:电荷量有大有小,最小的电荷量是多少?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电荷量
教师根据学生初中知识提问:什么是电荷量?单位是多少?学生根据之前所学能够得到: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是库伦,简称库,用C表示。
2.元电荷
教师播放密立根油滴实验视频,同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1)最小的电荷量是什么?(2)最小的电荷量具体数值是多少?根据实验视频,学生能够得到迄今为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现在公认的元电荷的值为e=1.60217733×10-19C,在我们的计算中可取e=1.60×10-19C。
教师提问: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元电荷,也知道了它的具体数值,那么之前我们学过的哪些粒子的电荷量是元电荷?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原子结构的知识能够得到:质子,正电子带有的电荷量为元电荷,且为正值,电子所带电荷量也为元电荷,且为负值。
教师根据实验视频补充,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这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资料,展示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这是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要原因。在密立根实验之后,人们又做了许多测量。
3.比荷
教师介绍比荷定义:带电粒子所带电荷量q与其质量m之比,例如电子的电荷量e与电子的质量me之比,叫做电子的比荷。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计算电子比荷大小:电子的质量me=0.91×10-30kg,所以电子的比荷为

教师强调计算比荷时,带入q的为电荷量,电荷量是所带电荷的多少,所以仅代入数值即可。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作业:预习下节课知识。


答案:
解析:

第3题:

电偶的正电荷叫电偶的____,负电荷叫电偶的____。


参考答案:电源|电穴

第4题:

能量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


正确答案:创造

第5题:

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表面出现电荷的现象叫().表面上出现的电荷叫()。


正确答案:电介质的极化;极化电荷

第6题: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但它既不能凭空创造,也不会自行消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电荷是物质的属性,它不是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第8题:

电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但能消灭。()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但它既不能凭空创造,也不会自行消灭。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转换。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