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快速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题目

简述快速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为监测病情变化,每日多次尿糖定性检测虽然简单易行,但不够敏感和可靠。自我监测血糖(SMBG),即快速血糖测定是近10年来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的主要进展之一,为糖尿病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种动态数据,应用便携血糖计可经常观察和记录患者血糖水平,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血糖测定


正确答案: 1.参考值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浆3.3~5.6mmol/L(60~100mg/L);血清3.9~6.1mmol/L(70~110mg/L)。
2.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血糖升高见于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等,常为一过性;血糖降低见于饥饿、剧烈运动等。(2)病理性变化1)血糖升高:①糖尿病。②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③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高压、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等。2)血糖降低:如胰岛细胞瘤或腺癌、胰岛素注射过量等;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第2题:

简述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瘤及双侧增生、肥胖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尤以肾上腺皮质肿瘤增生最为显著。
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艾迪生病。

第3题:

简述中心静脉压与血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CVP与BP均低,表明血容量不足,应当加速补液; CVP低而BP正常,表明血容量相对不足,应适当补液 CVP高而BP低,表明心功能不全,应减慢滴速,使用强心药: CVP 高而BP正常,表明容量血管过度收缩、应使用扩血管药; CVP正常而BP低,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不足,应在补液试验后用药。

第4题:

请简述血糖、血脂检测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一)空腹血糖检测
1.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邻甲苯胺法:3.9~6.4mmol/L。
2.临床意义
(1)空腹血糖增高:生理性增高见于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病理性增高见于:
①各型糖尿病;
②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和胰高血糖素瘤等;
③应激性因素,如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急性脑血管病等;④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强的松等;
⑤肝脏和胰腺疾病,如严重的肝病、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⑥其他,如高热、呕吐、腹泻、脱水、麻醉和缺氧等。
(2)空腹血糖减低:血糖低于3.9mmol/L为血糖减低,血糖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症。生理性减低见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
病理性减低见于:
①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等;
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
③肝糖原贮存缺乏,如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
④急性乙醇中毒;
⑤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如Ⅰ、Ⅲ型糖原累积病等;
⑥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⑦非降糖药物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等;
⑧特发性低血糖。
(二)血清脂质检测
1.总胆固醇(TC.
(1)参考值:合适水平:<5.20mmol/L;边缘水平:5.23~5.69mmol/L;升高:>5.72mmol/L。
(2)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增高见于:
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②各种高脂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
③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和血液浓缩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等。
总胆固醇减低见于: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②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急性肝坏死;
③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钙拮抗剂等。
2.甘油三酯(TG)
(1)参考值:0.56~1.70mmol/L;合适水平:≤1.70mmol/L;升高:>1.70mmol/L。
(2)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增高见于:
①冠心病;
②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高脂饮食和阻塞性黄疸等。
甘油三酯减低见于:
①低β-脂蛋白血症和无β-脂蛋白血症;
②严重的肝脏疾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三)血清脂蛋白检测
1.高密度脂蛋白(HDL)
(1)参考值:1.03~2.07mmol/L;合适水平:>1.04mmol/L;减低:≤0.91mmol/L。
(2)临床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见于:
①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②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和孕酮等药物。
2.低密度脂蛋白(LDL)
(1)参考值:合适水平:≤3.12mmol/L;边缘水平:3.15~3.16mmol/L;升高:>3.64mmol/L。
(2)临床意义;
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见于:
①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②其他如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肥胖症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
低密度脂蛋白减低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吸收不良、肝硬化,以及低脂饮食和运动等。

第5题:

简述测定GFR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肾小球滤过率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正常值约为120毫升/分,随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而异,正常饮食时,只有当GER降至40~50毫升/分钟以下时,血中尿素氮才超过正常。同样,血浆肌酐对评价肾功能也不灵敏,因此直接测定GFR可以早期发现肾功能降低,尤其对出现肾衰以前的肾功能降低具有重要的意义。测定GFR还可以观察病情变化及疗效。

第6题:

简述血糖指数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血糖指数的临床营养意义是可作为多糖类食物选择的参考依据,在糖尿病人的食物选择时可以作为指导。
糖尿病人在选择食物时应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品种,如荞麦面、玉米面等。

第7题:

简述肥达氏反应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1.肥达氏反应对帮助临床确诊伤寒或副作寒仍是较为可靠而简便的方法。试验以凝集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
2.接受伤寒菌苗预防注射后,体内"H"抗体有显著增加,并可持续达数年之久,而"O"抗体仅稍有增加,因此仅有"H"抗体凝集效价的增高,不可贸然诊断伤寒或副伤寒。
3.约有10%的伤寒病人的血清凝集效价始终不高或呈阴性,因此,肥达氏反应阴性,不能排除伤寒或副伤寒。

第8题:

请简述空腹血糖(FBG)检测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邻甲苯胺法:3.9~6.4mmol/L。
2.临床意义
(1)FBG增高:FBG增高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称空腹血糖过高;FBG增高超过7.0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根据FBG水平将高血糖症分为3度:FBG7.0~8.4mmol/L为轻度增高;FBG8.4~10.1mmol/L为中度增高;FBG大于10.1mmol/L为重度增高。FBG超过9.0mmol/L(肾糖阈)尿糖即可呈阳性。
1)生理性增高: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2)病理性增高:各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瘤等;应激性因素如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心肌梗死等;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强的松等;肝脏和胰腺疾病如严重的肝病、坏死性胰腺炎等;其他如高热、呕吐、腹泻、脱水、麻醉、缺氧等。
(2)FBG减低:FBG低于3.9mmol/L为血糖减低,当FBG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症。
1)生理性减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
2)病理性减低: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胰岛B细胞增生或肿瘤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肝糖原贮存缺乏如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急性乙醇中毒;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如Ⅰ、Ⅲ型糖原累积病;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非降糖药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等;特发性低血糖。

第9题:

请简述血糖:空腹血糖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3.9~6.4mmol/L(70~120mg/dl)
[临床意义]
1)增高
①糖尿病;
②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
③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等;
④药物性,如噻嗪类利尿药。
2)降低
①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细胞瘤;
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
③严重的肝脏疾病;
④生理性血糖降低,如饥饿和剧烈运动后。

第10题:

请简述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7.8~8.9mmol/L(140~160mg/dl)。2h不超过7.8mmol/L(140mg/dl),3h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其意义是:
①糖尿病的诊断;
②糖耐量减低:多见2型糖尿病、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病;
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胰岛B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