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48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无法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8~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为了迅速控制这次流行,最重要的措施是()A、隔离病人B、全城预防接种C、接触洪水者进行医学观察D、全市开展灭鼠、灭蝇运动E、可疑接触者以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预防

题目

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48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无法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8~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为了迅速控制这次流行,最重要的措施是()

  • A、隔离病人
  • B、全城预防接种
  • C、接触洪水者进行医学观察
  • D、全市开展灭鼠、灭蝇运动
  • E、可疑接触者以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预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南方某市2003年2月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9℃~41℃,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部分有干咳,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A、流行性感冒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大叶性肺炎

E、肺结核

为了控制这次流行,采取了一些措施,不正确的是A、全城预防接种疫苗

B、与患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C、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和护理患者

D、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

E、对患者的物品、住所及逗留过的公共场所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第2题:

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48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无法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8~15)×10/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病人发热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 A、病毒性肝炎
  • B、流行性感冒
  • C、流行性出血热
  • D、钩体病
  • E、沙门菌属感染

正确答案:D

第3题:

某班学生7月25日到农村收割水稻,8月1日至8月5日连续有7名学生发病,均有发热、畏寒、乏力、周身酸痛、小腿痛,重者不能行走,结膜充血,2人轻咳,痰中带血丝,3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体查:WBC(7~13)×109/L,尿蛋白微量至+。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感冒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体病

D.沙门菌属感染

E.支气管肺炎


答案:C

第4题:

某班学生7月28日到农村收割水稻,8月4日至8月8日连续有7名学生发病,均有发热、畏寒、乏力、周身酸痛、小腿痛,重者不能行走,结膜充血,2人轻咳,痰中带血丝,3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查体:WBC(7~13)×10/L,尿蛋白微量至+。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钩体病
  • B、流行性出血热
  • C、流行性感冒
  • D、恙虫病
  • E、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A

第5题:

男,30岁,农民,2001年8月9日突起畏寒、发热、乏力、周身酸痛、轻咳、痰中带血丝,于8月22日急送入院。体格检查:T38℃,眼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约蚕豆大,有触痛。血常规:WBC12×109/L,N0.85,L0.15,Hb124g/L。尿蛋白(+)。 该病人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流感
  • B、伤寒
  • C、钩体病
  • D、白血病
  • E、肺结核

正确答案:C

第6题:

发生霍乱疫情时,下列哪几项措施是正确的()

A疫区、疫点封锁

B灭鼠

C灭蝇

D严格隔离和治疗病人

E疫区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5天


A,C,D,E

第7题:

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 B、流行性感冒
  • C、钩端螺旋体病
  • D、沙门菌属感染
  • E、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C

第8题:

湖南某市某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50余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 (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1、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病毒性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沙门菌属感染

D.钩体病

E.流行性出血热

2、如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这次流行如何发展:

A.持续10天左右

B.持续20天左右,高峰在洪水后7~14天

C.持续30天左右

D.持续半年左右

E.持续半年

3、为了迅速控制这次流行,最重要的措施是:

A.隔离病人

B.接触洪水者进行医学观察

C.全城预防接种

D.全市开展灭鼠、灭蝇运动

E.可疑接触者以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预防


答案:1D 2B 3E

第9题:

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48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无法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8~15)×10/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如果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次流行将如何发展( )

  • A、持续7天左右
  • B、持续20天左右,高峰在洪水后7~14天
  • C、持续30天左右
  • D、持续半年左右
  • E、持续1年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48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无法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8~15)×10/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为了迅速控制这次流行,最重要的措施是( )

  • A、隔离病人
  • B、全城预防接种
  • C、接触洪水者进行医学观察
  • D、全市开展灭鼠、灭蝇运动
  • E、可疑接触者以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预防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