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6个月,发热、喘憋3天,查体:体温38.4℃,呼吸64

题目

患儿,男,6个月,发热、喘憋3天,查体:体温38.4℃,呼吸64次/分,心率160次/分,面色苍白,烦躁,呻吟。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少许细湿啰音,肝肋下2cm,胸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强,双下肺纹理增粗。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支气管炎
  • B、毛细支气管炎
  • C、喘息性支气管炎
  • D、支气管哮喘
  • E、支气管肺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男,5个月。发热2天,体温38.5℃左右,伴咳嗽、喘憋。查体:呼吸64次/分,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三凹征(+),两肺呼气相哮鸣音为主,可闻少量中、细湿啰音,肝肋下3cm。最可能的诊断是

A、喘息性支气管炎

B、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C、支气管肺炎

D、腺病毒肺炎

E、支气管哮喘


参考答案:B

第2题:

患儿,男,6个月,发热、咳嗽、气喘2天。体温39℃、呼吸70次/分、喘憋明显,心率140次/min。两肺广泛哮鸣音及中、细湿啰音,首先应采取( )

A.氨茶碱肌注

B.氨茶碱经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滴

C.雾化吸入

D.肾上腺素缓慢静脉注射

E.吸痰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儿,女,6个月。咳嗽,喘憋伴低热三天。查体:呼吸快,三凹征(+),肺部听诊可闻啸鸣音,呼气性喘鸣,胸片显示有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A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6个月小儿,咳喘2天,体温37.5℃,喘憋较明显,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喘鸣音,本例最可能的病原体感染是( )。


正确答案:C

第5题:

患儿,男,6个月。因烦躁、呼吸困难入院。查体:体温39.5℃,心率185次/min,呼吸42 7欠/min,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心音低钝,肝在肋下4cm胸片示双肺大小不等片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婴幼儿肺炎

B.轻症肺炎

C.重症肺炎

D.大叶性肺炎

E.喘憋性肺炎


正确答案:C

第6题:

6个月小儿,发热咳嗽、喘憋2天。查体:体温37.8℃,呼吸66次/分,心率150次/分,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两肺满布喘鸣音。治疗时加用哪种药物对缓解呼吸困难最好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复方氯丙嗪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正确答案:D

第7题:

患儿女,6个月。发热3天,体温38.5℃左右,伴咳嗽、喘憋。查体:呼吸64次/分,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三凹征(+),两肺呼气相哮鸣音为主,肺底部可闻细湿啰音,肝肋下3cm。胸部X线片显示两肺小点片状影,伴明显肺气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支原体肺炎

B.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C.支气管肺炎

D.腺病毒肺炎

E.支气管哮喘


正确答案:B
此题为临床应用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小儿几种常见肺炎的临床及胸部X线特点的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常见于2岁以内,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特征,可伴中等度发热,肺内呼气相哮鸣音为主,可闻细湿啰音及胸片显示两肺小点片状影,伴肺气肿,与本例表现相符。腺病毒肺炎多为稽留高热或弛张热,热程可长达2周以上,中毒症状重,肺部体征出现较晚,且可有肺部实变体征,肺部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支气管肺炎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和肺部较多量固定性中、细湿啰音,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肺部X线以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小斑片状影为主。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热型不定,病程较长,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肺部X线改变多样化为其特征。若感染性喘息发作3次以上应考虑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者支持诊断。

第8题:

患儿,男,6个月,发热、喘憋3天,查体:体温38.4℃,呼吸64次/分,心率160次/分,面色苍白,烦躁,呻吟。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少许细湿啰音,肝肋下2cm,胸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强,双下肺纹理增粗。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支气管炎

B、毛细支气管炎

C、喘息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哮喘

E、支气管肺炎

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呼吸道合胞病毒

B、肺炎链球菌

C、腺病毒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流感病毒

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吸氧

B、镇静

C、地塞米松

D、吸痰

E、静点大剂量抗生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E

第9题:

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2天,咳嗽伴喘憋1天入院。喘憋发作时查体见:T39.2℃,R60次/分,P170次/分,精神差,烦躁、乏力、多汗;面色苍白、呼吸快而浅,口周发绀、鼻翼煽动,有明显肋间及肋下凹陷;双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呼气性喘鸣及细湿啰音;肝肋下2.5cm,剑突下2cm,质软,缘锐;四肢末梢循环尚可,尿量减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正常;胸片:双肺纹理粗厚。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治疗方案?


参考答案:诊断: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依据:1.患儿,6个月,发热2天,咳嗽伴喘憋1天2. 查体见:T39.2℃,R60次/分,P170次/分,精神差,烦躁、乏力、多汗;面色苍白、呼吸快而浅,口周发绀、鼻翼煽动,有明显肋间及肋下凹陷;双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呼气性喘鸣及细湿啰音;肝肋下2.5cm,剑突下2cm。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正常;胸片:双肺纹理粗厚。治疗:关键是控制感染和喘憋1.一般治疗:增加空气湿度极为重要,合理应用雾化吸入如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万托林,异丙托品,沐舒坦等。2.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可抬高头部,胸部;缺氧明显时给予吸氧;烦躁明显给予异丙嗪肌注,苯巴比妥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雾化吸入疗效不明显时可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或维生素K1静滴或静推。3.及时补液纠正脱水。4.抗病毒 三氨唑核苷或干扰素雾化吸入。 临床思维: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发达国家的小儿肺炎以病毒病原为主,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病原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的60%以上。葡萄球菌也是一种重要致病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在婴幼儿肺炎中较少见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有增加趋势.分类: ①按病理形态分类,在临床沿用已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②按病原分类,如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肺炎等;③根据病程长短还可分为:急性肺炎(病程在一个月以内);迁延性肺炎(病程在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在3个月以上)。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拒食或呕吐、嗜睡或烦躁、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驰型或规则发热。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2.呼吸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咳嗽及咽部痰声,一般早期就很明显。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常见呼吸困难,严重者呼气时有呻吟声,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周青紫。胸部体征早期常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以后可听到中、粗湿啰音,数天后,可闻细湿啰音或捻发音。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特别强调呼吸加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呼吸急促指:幼婴2月龄,呼吸60次;2~12月以下龄,呼吸50次;1~5岁以下,呼吸40次。3.其它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较多见于重症患者。(1)消化道症状:婴幼儿患肺炎时,常伴发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呕吐常发生在强烈的咳嗽之后。 (2)循环系统症状:较重肺炎患儿可出现脉搏加速,每分钟160~200次/分或以上,与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不相称,肝脏显著增大或在短时间内加大,面色苍白,唇发绀,或颜面、四肢浮肿,尿少,则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象。有时四肢发凉、口周灰白、脉搏微弱,则为末梢循环衰竭。(3)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烦躁不安、嗜睡、或两者交替出现。幼婴易发生惊厥,多由于高热或缺钙所致。如惊厥之同时有明显嗜睡或烦躁,和持续性昏迷,甚至发生强直性肌痉挛、偏瘫或其它脑征,则可能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膜脑炎、中毒性或缺氧性脑病。并发症:重症肺炎、体弱儿或治疗不当时常出现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如病原体致病力强或治疗不当者,还可引起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等并发症。辅助检查:1.X线 以支气管肺炎为例叙述X线表现。支气管肺炎主要是肺泡内有炎性渗出,多沿支气管蔓延而侵犯小叶、肺段或大叶。X线征象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下野、心膈角区及中内带较多。常见于婴幼儿。小斑片病灶可部分融合在一起成为大片状浸润影,甚至可类似节段或大叶肺炎的形态。2. 血象 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一般可达(15~30)×10/L,偶可高达50×10/L。粒性白细胞达0.60~0.90。但在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白细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数多数低下或正常。3. 细菌检查 : 细菌抗原检测用于小儿肺炎病原学诊断近年来发展较快,作为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4. 其它病原学检查: 近几年有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DNA达到早期快速诊断。支原体病学诊断中冷凝集试验是非特异性的,只可作为参考;特异性诊断方法为支原体培养和血清抗体测定和PCR检测。5. 血气分析: 对重症肺炎有呼吸衰竭者,可以依此了解缺氧与否和严重程度、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环境适宜,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病原治疗:⑴抗生素治疗:①在使用抗生素前应采集标本进行病原检测,以便指导治疗。培养及结果出来前,据经验用药。②早期,足量,联合,静脉给药。③用药时间应持续到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葡萄球菌肺炎疗程一般6周。⑵抗病毒治疗:无理想药物,临床多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3.对症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体液平衡,退热。4.肾上腺皮质激素:下述情况可短期应用激素①严重喘憋或呼吸困难②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③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④出现脑水肿5.生物制剂:转移因子,胸腺肽疗效不太肯定;重症患儿可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6.并发症及并存症的治疗:①发生感染性中毒性休克,脑水肿和心肌炎者,应及时予以处理。②脓胸和脓气胸者应及时进行穿刺引流,若脓液黏稠,经反复穿刺抽脓不畅或发生张力性气胸者,考虑胸腔闭式引流。以下为不同类型肺炎诊断及治疗特点:一、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多由细菌引起,尤以肺炎球菌多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起病多急骤,新生儿或小婴儿有时发病迟缓。(一)临床表现1.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一般较急,有发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2.体征 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和鼻唇沟及指趾端发绀。3.肺部体征早期往往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以后可听到中、粗湿啰音;细小湿啰音或捻发音。4.重症患者常有其他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呕吐、腹泻、抽搐、心音低钝、心率快等。5.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为肺气肿或肺不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中毒性脑病。(二)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 可见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中内带较多,少数可融合成大片浸润阴影。2.血象及细菌培养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大多数增高,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多数减低或正常。治疗(-)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一定温湿度,保证病儿休息。保证热卡供给,保证液体入量。(二)对因治疗1.细菌感染或混合细菌感染者可用适当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2.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三氮唑核苷、双黄连等。(三)对症治疗1.氧气疗法 根据病儿缺氧程度决定输氧量大小及持续时间。注意湿化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2.退热及镇静。3.止咳平喘。4.合并症的治疗 对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的患儿应及时对症处理。二、支原体肺炎(一)临床表现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肺炎。1.起病可急可缓,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剧烈阵咳、痰少。2.肺部体征少,大部分病人仅呼吸音粗或减低。3.部分病人有肺外损害,例如神经系统损害,包括无菌性脑膜炎和脑膜脑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还可并发皮疹和肌肉、关节病变。4.本病病情一般较轻,发热持续l~3周,咳嗽可延长至4周或更长。严重肺外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二)肺部X线表现1.大片阴影,以右肺中、下野为多见。2.弥漫或局限性纹理增多为间质型。3.间质病变基础上并有斑片影为混合型。(三)实验室检查1.血清冷凝集素测定大部分病人>1:64。2.支原体抗体(IgM)阳性可协助诊断。治疗:治疗原则与一般肺炎大致相同,控制感染常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柔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重症病人红霉素疗效不满意者可加用利福平。三、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为我国北方地区病毒性肺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3、7型腺病毒为主要病原。(一)临床表现1.症状 潜伏期3~8天,起病多急骤,先有上感样症状或咽结膜热,3~4天后出现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同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咳嗽初为干咳,3~5日后出现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等。2.体征 初期肺部体征不明显,3~5日后可听到湿啰音,病灶融合者可听到管状呼吸音。3.合并症 腺病毒肺炎患儿一般病情重,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死率高。4.易继发细菌感染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多见。重症多遗留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等。(二)X线检查 早期肺纹理增粗模糊,伴肺气肿改变,发病3~5天出现片状模糊阴影并形成融合病灶。(三)实验室检查 有条件者可做咽、鼻分泌物的腺病毒抗原或病毒分离。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综合治疗,同支气管肺炎治疗。抗病毒可选用病毒唑。活血化瘀中药有较好疗效。四、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继发于败血症之后。多见于婴幼儿及新生儿,年长儿也可发病。(一)临床表现1.症状 起病急骤,进展快,呈弛张热型,但新生儿、早产儿可低热或无热。可伴有猩红热样皮疹。中毒性肠麻痹,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惊厥及休克发生。呼吸道症状与其他肺炎相同。2.体征 肺部体征出现早,呼吸音低,散在湿啰音,合并脓气胸时叩诊浊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及纵隔移位。3.并发症 易合并肺脓肿、肺大泡、脓胸、脓气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休克、脑病、DIC等。(二)X线检查 多合并小脓肿、脓气胸、肺大泡及小泡型肺气肿。(三)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大,有核左移及中毒颗粒。2.细菌培养、痰培养及涂片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胸腔积液时,脓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一)抗生素 常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肺炎,目前临床多选用万古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加氨基糖苷类。(二)对症治疗 同支气管肺炎。(三)合并胸腔积液的处理 可据液量多少,行穿刺或施胸腔闭式引流术予持续引流排脓。五.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故临床症状似肺炎且喘憋更著。病原体由不同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引起,亦可是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一)年龄 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二)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三)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l~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细湿啰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 ℃,病程1~2周。(四)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治疗(一)一般处理 保护气道通畅,加强湿化,保持室内温湿度、通风,吸氧、吸痰、翻身拍背、加强超声雾化吸入。(二)补液 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一般以每日100ml/kg为宜,有水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纠正,注意热卡的维持。(三)对症治疗 镇静、祛痰、止喘,对喘憋者可短期应用激素治疗。有合并症时也应及时处理,例如出现心力衰竭时积极控制心衰。(四)病因治疗 应用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双黄连等。交叉细菌感染时应用相应的抗生素。

第10题:

患儿男,5岁。因受凉后发热半天,呼吸困难、喘憋1小时,吸气时喘憋明显,院外诊断"急性喉炎",给予泼尼松后患儿仍喘憋。查体:T 38℃,R 40次/分,HR 120次/分,3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流涎拒吞咽,哭闹不安,其声音响亮,无明显犬吠样咳嗽,咽部轻度充血,无水肿,无异物,无伪膜,喘鸣音明显,心(-)。该患儿可能诊断为

A、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

B、气管异物

C、支气管异物

D、急性喉炎

E、急性会厌炎


参考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