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

题目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画像砖西汉以洛阳、郑州为中心,东汉以湖南四川、江浙为多;
画像石大致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的北部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中美术《汉代雕塑画像砖》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 日下午山东省聊城市面试考题
题目: 汉代雕塑画像砖
2.内容:
要点提示或建议:
(1) 画像砖是一种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
(2) 画像砖是一刻了画像的墓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后镶砌于墓室四壁,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


(东汉) 弋射收获画像砖(四川成都出土)
3.基本要求:
(1)任意选择一幅作品加以赏析;
(2) 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重难点;
(3) 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
1.简要说明一下你所了解的画像石。
2 汉代雕塑除了画像石、画像砖之外还有哪些雕塑艺术,请举例说明。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国宝档案的《汉画像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汉代人是如何来记录生活的?
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汉代雕塑画像砖》。
(二)作品赏析,描述分析
1.展示《弋射收获画像砖》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画像砖的创作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画像砖是一种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
2.教师讲授画像砖的基本概况:画像砖是一刻了画像的墓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后镶砌于墓室四壁,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
3.继续展示《弋射收获画像砖》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场景?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表现了生活场景-弋射收获。
4.继续追问: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这些场景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造型简练,人物表现形象生动,通过线条与块面表现画面,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三)总结评价,比较鉴赏
1.展示《骈车画像砖》并引导学生对比赏析,这件作品又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此画表现了送嫁的场景,造型生动形象。
2.汉代画像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多以描绘生活场景为主,刻画上不以对物象刻画的细微为取向,造型简练、生动,部分图像中的形象有一定的夸张色彩。图像呈剪影式,以大的块面和简练的线条使物象的运动感得到了加强。
(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1.师生共同回顾《弋射收获画像砖》作品的特点及其汉代画像砖的整体艺术特色。
2.课后作业:搜集画像砖的相关资料,想一想其艺术特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说明一下你所了解的画像石。
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通常采用线刻与浮雕两种塑造技巧,有的还在表面施加色彩。内容及其丰富,有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象等。
武氏祠画像石:东汉石祠画像石。在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宅山,现存刻石40余块。画像内容为神仙灵异、车马人物与历史故事。
《荆轲刺秦王》,东汉时期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作品。为了恰当地传达出当时那种紧张、危险的气氛,并没有着意刻画具体人物的表情和心理状态,而是围绕大殿内的立柱来展开追杀的场面,通过荆轲的“追”,秦王的“逃”,并辅以刺进立柱的匕首、打翻的盒子和侍卫等形象,从而使观众对当时的场面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2.汉代雕塑除了画像石、画像砖之外还有哪些雕塑艺术,请举例说明。
霍去病墓石刻,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二、野人,母牛舔犊、卧牛、人与熊、野猪、石蟾等14件,另有题铭刻石2件,全部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做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决不作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气派恢宏沉雄,是西汉纪念碑性质雕刻的杰作。

第2题:

汉代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陕北、豫南这些区域。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试论汉代画像石分布与特点。


参考答案:

汉画像石出现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末期。
可分为四个中心分布地区:
①河南南阳、鄂北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画像仅刻在门柱和门扉上,内容为门阙、楼阁、门吏等。另外有少量历史故事,技法有阴线刻和凹面刻,王莽时期,增加了车骑出行、墓主生活的画像内容,出现了神话故事,技法出现了浅浮雕法。到东汉早、中期时段,画像内容仅有少量乐舞、仙人图,东汉中期,仙禽神兽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仅有浅浮雕;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少量透雕法。
②山东、苏北、皖北地区:东汉早、中期的画像内容为车骑出行、乐舞、宴饮和神话故事为主,技法为浅浮雕和减地平面线刻;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齐全,各种雕刻技法熟练运用,如减地平面线刻、阴刻、高浮雕和透雕等,画像内容多攻占图、祭祀图、出行图等,典型者如沂(yi)南画像石墓。
③四川地区:重庆附近的合川、江北等地,内容主要为四神、双龙衔璧、仙人以及少量历史故事;以成都为中心的地区,画像内容为农田耕作、射猎、酿酒、墓主车骑出行、宴饮百乐和门吏、四神等,技法为浅浮雕。
④陕北、晋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画像多刻于墓门,少数嵌于室壁和墓顶,内容多为农耕、射猎、车骑、神话故事以及少量的历史故事和天象,装饰图案的蔓草状流云纹极为发达。技法为减地平面线刻。
四个中心区中,南阳、鄂北区和山东、苏北、皖北区的画像石出现最早,艺术水平最高,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也最大。


第4题:

汉代除了壁画、帛画和漆画有重大的发展外,画像石、画像砖也极其兴盛。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哪里的汉代画像砖最有特色?


正确答案: 河南、四川

第6题:

汉代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陕北、豫南这些区域。

A

B



第7题:

随着汉代建筑技术的提高,出现了防腐作用的建筑装饰构件()

  • A、画像砖
  • B、画像石
  • C、陶水管
  • D、瓦当

正确答案:D

第8题:

随着汉代建筑技术的提高,出现了防腐作用的建筑装饰构件()

A.画像砖

B.画像石

C.陶水管

D.瓦当


参考答案:D

第9题:

汉代画像石及画像砖的特点和分布如何?


正确答案: 画像石是祠堂或墓室作为建筑用的具有装饰画的石刻.画像砖则是砖室墓的具有图案或装饰画的陶砖.画像石主要分布于山东苏北地区,河南南阳地区,陕北绥德地区,以及四川等地.而以山东地区最为丰实.画像砖的产地以河南及四川梁地区最有特色.画像石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宴饮车骑,舞乐白戏,天文星象等题材,风格敦厚淳朴,场面宏大.而画像砖则多是图案画和小品画,多以戈射,盐井,采莲等生活场景,具有韵律的美。

第10题:

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与年代。


正确答案: 汉画像石出现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末期。可分为四个中心分布地区:
①河南南阳、鄂北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画像仅刻在门柱和门扉上,内容为门阙、楼阁、门吏等。另外有少量历史故事,技法有阴线刻和凹面刻,王莽时期,增加了车骑出行、墓主生活的画像内容,出现了神话故事,技法出现了浅浮雕法。到东汉早、中期时段,画像内容仅有少量乐舞、仙人图,东汉中期,仙禽神兽内容的画像加饰了流畅的云气纹,技法仅有浅浮雕;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增加了与神话故事结合的天象图,技法以浅浮雕为主,少量透雕法。
②山东、苏北、皖北地区:东汉早、中期的画像内容为车骑出行、乐舞、宴饮和神话故事为主,技法为浅浮雕和减地平面线刻;至东汉晚期,画像内容齐全,各种雕刻技法熟练运用,如减地平面线刻、阴刻、高浮雕和透雕等,画像内容多攻占图、祭祀图、出行图等,典型者如沂(yi)南画像石墓。
③四川地区:重庆附近的合川、江北等地,内容主要为四神、双龙衔璧、仙人以及少量历史故事;以成都为中心的地区,画像内容为农田耕作、射猎、酿酒、墓主车骑出行、宴饮百乐和门吏、四神等,技法为浅浮雕。
④陕北、晋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画像多刻于墓门,少数嵌于室壁和墓顶,内容多为农耕、射猎、车骑、神话故事以及少量的历史故事和天象,装饰图案的蔓草状流云纹极为发达。技法为减地平面线刻。
四个中心区中,南阳、鄂北区和山东、苏北、皖北区的画像石出现最早,艺术水平最高,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也最大。